星期三, 6月 08, 2016

無得救

  先睇兩篇三月時的專欄,一篇三月七日好好過日子——知書未必識禮

知書未必識禮
  朋友跟我說,來了個新上司,為人很差,一點禮貌都沒有。我說這不出奇,這樣的人現在愈來愈多,如今被你碰上了,是你運氣不好。朋友說,這人也算是個知識份子,按說應該知書識禮才對。我說這點你就搞錯了,我們平時說慣了「知書識禮」,以為就是一件事。其實這句話是兩個概念,一個是「知書」,一個是「識禮」。知書未必識禮,識禮也未必因為讀書多。千萬不要以為知識份子就有禮貌,那只是種錯覺,我不知認識多少沒有禮貌的知識份子呢!
  「知書」是學校的事,「識禮」則是家教。家教不好,甚至沒有家教的人,讀多少書都不一定「識禮」。「知書」沒有甚麼稀奇,給時間讀書就是。「識禮」則是一代一代的家教,在家教缺貨的時代,「識禮」之人也愈來愈矜貴,所以,我跟朋友說,你的上司沒有禮貌,跟他讀多少書沒有關係,那首先是他父親和娘親的疏忽過失,然後他也不知長進,加起來,就是個人情世故中的失敗者,到處招嫌,被人問候娘親,你可憐可憐他算了。
李純恩(二零一六年三月七日《頭條日報》)


  另一篇三月十一日好好過日子——有得救和沒得救

有得救和沒得救
  這天寫了一篇「知書未必識禮」,結果收到幾個朋友來電詢問,問我是不是寫他們的上司。我說我都沒聽你們說過上司,怎會寫他們。
  由此可見,沒有禮貌的上司還真的不少,知書而不識理的人也真的很多。
  我跟其中一個朋友說,你這樣來問我,是你覺得我在說你上司,還是你上司看了以為我在說他?朋友說,他知道他的上司也看了我那篇文章,但他不覺得他的上司會以為我在說他。
  我說這就對了,因為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人,是不會覺得自己沒有禮貌沒有教養的,說不定他還會跟你說禮貌說教養,說得頭頭是道,然而在他身上卻一點都沒有發生過。
  所以,我跟這位朋友說,你不用擔心你的上司看了我的文章,會懷疑你在外面爆他的料。如果他那麼自覺的話,又怎會那麼沒禮貌呢?沒禮貌的人就像喝醉的人一樣,喝醉酒的人總是不承認自己醉酒的,沒禮貌的人也永遠不會覺得自己沒有禮貌。如果會得對號入座,那就是知道自己沒有禮貌,那就有禮貌了。即使禮貌有所欠缺,還是有得救的。反之,沒得救了。
李純恩(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一日《頭條日報》)


  去年底經常在海底隧道口乘車,每天早上都見幾個巴士公司職員負責維持站內秩序,安排乘客排隊與上車,人多而又有加班車駛至,特別加開中門上車,提高效率,加快整個巴士站的運作。
  間中乘客詢問前往某處要乘哪路線,乘某線在哪裏排隊等,巴士公司職員都妥當指示,偶然有數個人不太喜歡排隊,職員亦會提醒,盡量使巴士站秩序井然,不致因為繁忙時乘客較為心急而引起爭著上車時的混亂。
  大部份乘客都願意按規定排隊候車,但總有幾個例外,或許這幾個以為自己可擁有特權,如果有職員在附近,這幾個乘客大多會站在隊中扮排隊,繁忙時有幾架巴士同時到達,職員一時未能分身安排乘客上車,那幾個乘客就會脫離隊伍,打尖上車。
  天天如是日日如此,職員如果見到,大多提醒排隊上車,免卻混亂。如是者過了兩三個星期,那幾個人依然故我每天扮排隊,沒有職員時根本唔排隊就上車,其他乘客只是眼望望或口中念念有詞,似乎無可奈何。
  這天這幾個乘客又是不排隊站在隊前的旁邊準備第一時間打尖上車,這時巴士到來而職員又在,竟然沒有阻止不守秩序的乘客,反而嘴角帶著笑容目送他們上車,何以這麼奇怪。
  看了「有得救和沒得救」之後大概明白,既然已經講過而你又唔聽,咁應該係無得救,講多無謂,倒不如輕鬆面對。

1 則留言:

基爾 提到...

有品與冇品其實同讀書多少沒太大關係,反而同人格多D關係.....
如果D人慣咗打尖,不如實行打尖收5倍車費啦,想打尖就付出多一點,才公平X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