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7, 2025

學睇畫












  參觀倫敦國家畫廊學人睇畫,一開門入場,觀眾不算太多,首先經過上層的「卡拉瓦喬最後作品」先入內欣賞,然後才找其他展室。

  在亞洲電視仍廣播的年代,那時國際台曾有一個紀錄片節目,由國家畫廊的館長親自介紹如何欣賞名畫,其中說到那時因為仍未有電燈的發明,睇畫或繪畫的地方只有燭光和火光,光暗位和今天會有明顯不同,為何那時如此表達,今天看來好像完全兩回事,光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如果講喜歡還是喜歡意大利文藝復興年代的繪畫,米高朗基羅的粗獷肌肉型,拉斐爾的細膩與色彩豐富,達文西的神秘與優雅並存,卡拉瓦喬給後世的光暗定了標準。

  至於較現代的畫家,莫奈的光條運用令人佩服,可以近看唔知係乜遠睇才見輪廓。《The Ambassadors》這次可以見真跡,館長當年也介紹為何畫中下部有一件古怪物件,原來要從右邊側望才可見原物。

  雖然對於畫完全不懂,不過聽完介紹也覺得十分有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