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5, 2006

審訊「洩漏國家機密」案,一天就可審結,刑期亦可早已裁定;陳水扁保證靜坐不會坐牢。法律是一兩人說了算,那學甚麼人講法治?

台灣經常說獨立,個人來看,台灣獨立沒有甚麼大不了。去過台灣一次,台灣人和中國人其實沒兩樣,不是指外貌上,而是處理事情上。中國人對貪污覺得是理所當然,對好壞的判斷亦帶親疏有別,講的同宗同族或是同姓,在是非面前總不能分辨。

星期四, 8月 24, 2006

文摘

今天見到幾個貌似資深記者的人在看電視,評論著一個地產廣告:「為何賣豪宅廣告,要用一個外籍美女?這和豪宅有甚麼關係?」

天地良心 李純恩 (《經濟日報》2006年8月19日)

廢話

北京審訊「洩漏國家機密案」,香港電視台的記者打電話給被告的妻子,問:「你擔不擔心你的丈夫?」
老公給內地政府抓起來,被控洩密罪,你說人家老婆擔不擔心呢?
這就像有時候香港記者會問交通意外死者的親友:「你是不是很傷心?」
這樣的廢話,幾乎天天有記者在發問。打一個長途電話,好不容易找到被訪者,問的卻是一句廢話,長途電話費雖然不貴,但也花得冤枉,電視觀眾在電視機前看新聞,聽到這樣的提問,也覺得被人侮辱了智慧。
難道香港記者的腦子裏,就沒有像樣一點的問題要提了嗎?
為甚麼總是在提一些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呢?
照此下去,我們只會聽到他們問曾蔭權:「你是不是盡心為香港工作?」
問唐英年:「你是不是真的關心香港財政?」
問廖秀冬:「你真心想香港交通服務完善嗎?」
問警務處處長:「治安是不是應該搞好?」
問稅務局局長:「交稅是不是公民責任?」
問立法會議員:「你會不會為民請命?」
問被警察抓到的小偷:「你是不是後悔沒有逃脫?」
照此下去,我們依然看新聞,但還要記者幹甚麼?

星期三, 8月 23, 2006

每逢九月,公司就會將包裝更改,而每次更改,也會找來設計部門頭目來講解一次。每次更改都隆重其事,每次講解都大同小異,以前還有心抬槓,現在連這個興趣也喪失,正一你有你講,我有我想。

大公司總是多繁文褥節,設計部門的員工又多是自以為是理想主義者,一到實踐時,才發覺大部分不可行,結果很多時候都回到都基本。例如設計可以多達十多個款 式,說明可以自由配搭,當一切要和時間競賽時,有誰會管他左紅右綠,上圓下方,為求交貨,每個人都用盡最簡單的方法,務求在指定時間之內完成。

問到有何意見時,真心回答,會說是挑剔;到答沒問題,又說不投入。高層問到意見提供,多是想屬下將他所想說一遍,好讓證明早有先見之明。作為支援小組,任何決定不由得我們作主,誰人給指示就跟誰去做,到時候如果真的反駁說最高領導不是這樣制訂時,直接受批評的會是自己。

當拿著樣板研究,問改動時是否跟足此款式?設計部門頭目答曰:「這個是錯的,到時候會有一個更新版本。」既然明知是錯,就不要拿來給我們看啊!不要以為這趟才會如此,而是每一次改變、每一個頭目都是如此。

約在兩個多星期前,舊同事以電話及電郵約去消夜,因為晚了下班關係,又不想對方等得太久,多推說太疲倦而不去。直到今天從消息靈通人士得知,他又要離開了。

星期二, 8月 22, 2006

還有誰?

幾日前看見一個電視廣告,播著The Bells的Stay awhile開首幾個音符,以為是賣懷舊唱片,今天終於揭盅,原來是一個地產廣告,有點失望。不過有好歌聽,話之你賣甚麼廣告,唯有只聽不看,亦趁空閒時,找來黑膠唱片看看封面,一面聽著這歌一面工作。

前幾天和獨居兼問題中年一同乘巴士往旺角,說東說西說到沒話題,靜默三十秒後,一齊看著「牢騷」。「牢騷」正播著甚麼想要藍天、廖秀冬講話之類,突然獨居 兼問題中年失聲大笑,足足笑了半分鐘有餘。如果是平時,獨居中年發聲狂笑,必然即時彈開幾呎,扮作不認識他;但今趟看見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講話之 後才大笑,一定有他的道理。待問題中年冷靜後才問他笑甚麼,莫非廖秀冬嚇怕了他?以笑掩蓋驚慌?怎知全不是這個原因,只因聽了一句話。

「大部分空氣污染的原因,都是由我們(人類)造成的……」

星期一, 8月 21, 2006

生產用的機器壞了四天,上星期六曾修理過,以為可以利用星期天追回來,怎料操作了幾小時,突然自動關機,打開機器保護罩一看,損壞情況會比之前來得更嚴 重,鐵粉漏滿一地,沒辦法之下死馬當活馬醫,以自己懂得的技術把機器拆開,仔細檢查,表面並無不妥,想是內裏出現原因,想修理也無從,結果無無聊聊呆坐了 一個下午。

今天終於等到師傅到來,他修理也修理了大半天,大部分零件要重新安裝及清潔,另外就是零件疲勞過度,一分為二,不肯再工作,沒補給情況下,只有用萬能膠粘合,暫時勉強用用,過兩天再更新。

損失了四天時間,想著如何趕回失去的時間,但今天又答應了整理另一本漫畫書,太多工作要處理,唯一方法就是提早上班,這個星期又是繁忙的一個星期。

工作忙可以不理,但有點不好意思,朋友到訪也沒有時間和他閒聊,請勿見怪,寄望下一次再請他飲下午茶。最近得知有一處地點可以飲早茶,點心,包括鳳爪、豉汁蒸排骨、蝦餃、蒸飯也不錯,絕不是祖國預製點心,又來得比灣仔龍門有風味,有機會早起要去一試。

灣仔的龍門茶樓,其實從懷舊到外觀,或是食物到點心,大部分未及水準,唯一有點存在價值只是舊樓一座。

星期日, 8月 20, 2006

環保署指空氣污染問題廿年變化大

環保署助理署長(空氣質素政策)謝展寰表示,香港空氣污染問題的性質,在20年間起了很大的變化,但他有 信心,香港最終能解決困擾港人多年的問題,並期望 空氣質素最終可媲美歐洲及北美等城市,甚至超越他們。謝展寰接受《政府新聞網》專訪時表示,香港空氣污染問題的性質,在20年間起了很大的變化。在80年 代,香港的空氣污染主要源自工業。當時居住在工業區如荃灣及葵涌附近的市民,可謂飽受空氣污染之苦。1990年7月,當局引入法例,禁止香港工業界使用高 硫磺重油,令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一夜之間大幅減少八成。

踏入90年代中期,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已轉為由車輛引起。隨著車輛數目增加,市 區的污染情況日趨嚴重;路上出現很多的黑煙汽車,市民在街上經常聞到混濁 氣味。1999年,政府推出多項減少車輛排放的措施,包括引入石油氣的士、要求舊柴油車加裝減排裝置、引入超低硫柴油、使用最嚴格的歐盟排放標準、加強管 制路上的黑煙汽車,以及加重黑煙汽車的罰則。在政府的努力下,路上黑煙汽車的數目急降八成,路上汽車污染情況大為改善。不過,香港並未因此而擺脫空氣污 染;相反,煙霧問題近年經常如夢魘般困擾香港。謝展寰表示,煙霧問題是區域問題,目前珠江三角洲各地區均出現類似情況。謝展寰稱,早於 1996年,當局已察覺這趨勢,並向廣東省提議一起研究;約一年後,雙方同意各自爭取撥款展開有關研究。當時,他們成功爭取立法會議員支持通過有關撥款, 由1999年起展開研究,經過多年努力,粵港終於在2002年達成共識,同意在2010年前,大幅減少珠三角四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謝展寰解釋,由於廣 東省經濟發展非常急速,往往當引入一些管制措施後,污染程度已大幅增加;故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大幅度減少總污染量,對他們來說,是個極大挑戰。

摘自2006年08月13日《星島日報》

看 罷這一則新聞,直覺告訴自己,為保持香港空氣質素,市民更加環保,建議首先取消環保署這個部門。整篇訪問中,環保署在這十多年間只做了兩件事,而這兩件 事全是大勢所趨之下而成,功勞是否歸環保署實在存疑。首先環保署助理署長謝展寰表示,八十年代以前空氣污染源自工業,1990年立例後,空氣中的二氧化硫 一夜之間減少八成。稍有常識都知道,禁止工業界使用高硫磺重油,有沒有可能一夜之間能夠改裝所有機器,又有沒有可能一夜之間全部轉用其他代用品;又為何工 業界這麼齊心,一齊等待法例通過後可禁用高硫磺重油。

從這一夜之間大幅減少八成,便可知當中有多少水份,又或是環保署如何誇大其功勞。自八十年代開始,香港大部分工廠都北移,因工業產生廢氣已逐步減少,環保署說是一夜之間,除非環保署懂得變戲法,又或是環保署理解的一夜之間和我們有不同。

另 一是黑煙汽車,又是經政府努力下,黑煙汽車數目又是急降八成。環保署可能鍾情「八成」這兩個字,世事怎會如此巧合,一是不做,如果去做,無論多努力,結 果也只是得八成。汽車噴黑煙,原因有很多,並不一定是由柴油車所引起,使用汽油的私家車同樣會噴「黑」煙,只不過那些「黑」煙肉眼是看不見的。環保署只懂 將空氣污染推卸落柴油車身上,這已是錯誤的劃分,只要是由氣體燃燒產生動力的,都會帶來空氣污染,分別在於看得見與看不見。柴油車噴黑煙,主要在於使用不 當、欠缺維修和保養,近年得以改善,除了跟隨歐盟標準,亦是市民環保意識增加有關。但是汽車隨人口而日潮增多,路上汽車污染情況又怎會大為改善。

環保署之報喜不報憂,不去解決例如廢水污水排入大海、光污染、聲音污染等等問題,這十多年浪費多少資源。環保應由個人習慣開始,或是由教育開始,政府設立愈多不切實際的部門,市民只會愈對立,所謂環保問題由政府推行,一切只會徒然。

星期六, 8月 19, 2006

報載首日上班的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胡國興預期……

不排除有市民「疑心生暗鬼」,日後會收到頗多以為正被執法部門無理截聽的投訴,但他說﹕「所謂對天、對地、對良心,無愧的,怕什麼人家竊聽﹗」他坦言,執法部門不會那麼「得閒」,去竊聽無辜市民。(2006年8月18日《明報》)

請問胡國興何謂「無辜」,即是說執法部門是會去竊聽並沒有犯法的市民,所以才被稱為無辜。如果如大法官所說「所謂對天、對地、對良心,無愧的,怕什麼人家竊聽﹗」那麼我們的社會又何須法律!亦沒有必要成立「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因為只要是無愧,自然沒有執法部門竊聽。

依胡國興所言,反過來說,凡被竊聽的,即是「對天、對地、對良心,有愧的……」。哪究竟是誰先誰後?

作為一個大法官,不和我們談法律,不去講法治,竟然和我們講「良心」。

這個特區怎會愈來愈反智。

星期五, 8月 18, 2006

Heart Of Gold

學 人聽英文歌,一心都是扮有型,一見Neil Young長髮披肩,拿著木結他,頸掛一口琴,一副瀟灑的模樣,未聽已經喜歡。曾買過他一套三張的黑膠唱片,名曲當然不只「Heart of Gold」,不過這首較易上口和電台播放率高,口琴和結他配合得天衣無縫,自然受歡迎。

其實不是一開始就聽Neil Young,不知在何年,有機會在灣仔京都戲院早場時段看到「胡士托青年音樂節」的紀錄片電影,認識了「CSNY」才開始聽他們的歌。四個獨當一面的歌手 走在一起,合作的時間不長,再聽回之前Neil Young的「Heart of Gold」,就一直喜歡到現在。

"Heart Of Gold" NEIL YOUNG

I want to live, I want to give
I've been a miner for a heart of gold.
It's these expressions I never give
That keep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
Keeps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

I've been to Hollywood
I've been to Redwood
I crossed the ocean for a heart of gold
I've been in my mind, it's such a fine line
That keeps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
Keeps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

Keep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You keep me searching for a heart of gold
And I'm getting old.
I've been a miner for a heart of gold.

以下資料來至:http://www1.iwant-pop.com/a-d0001/?sn=a-d0001_20020319_01

喜 愛70年代抒情老歌的朋友,對於尼爾楊(Neil Young)的「Heart of Gold」應該都不會陌生,不過,儘管他在搖滾音樂史上也是堪稱巨星的人物,一般人對這位歌手的認識卻相當有限。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暢銷單曲並不 多,不但只有「Heart of Gold」這一首冠軍曲,這也是他唯一曾經打進過排行前三十名的個人單曲。

很多人對尼爾楊的印象,都還 停留在他70年代的「Heart of Gold」,以及他在「CSNY」的表現。「CSNY」是一支擁有相當多支持者的超級隊伍,不過卻有不少排斥鄉村音樂的人詬病尼爾楊,認為他為該團帶來了 太多的鄉村色彩,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事實上,多年以來,他從未停止過創作,並且不斷的嘗試各種不同的音樂領域,而對於許多跟他同一時代的創作歌手們與不 少鄉村搖滾樂隊,他更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被認為,在創作的深度上,他是僅次於鮑布狄倫(Bob Dylan)的,而他所獲得的評價與他的唱片銷售成績,還要比狄倫更出色。最重要的,是他求新求變的精神。當然,假如只從他已經正式發表過的作品來看,他 的音樂風格主要是比較柔和的民謠與鄉村搖滾,以及採用電吉他、比較喧鬧的搖滾這兩種,而後者又主要是跟來自加州的「瘋馬」(Crazy Horse)樂隊合作的。即使已經進入表演生涯的第四個十年,他仍然努力的繼續向前、創作新歌、探索新的領域。

尼爾楊出生於加拿大的多倫 多,父母離婚後,隨著母親遷居加州,在高中時代開始玩音樂,除了參加一些地下搖滾樂隊,還在當地的一些民歌俱樂部賣唱,結識了瓊 妮米契爾(Joni Mitchell)與史蒂芬史提爾斯(Stephen Stills)。後來,他與史提爾斯在洛杉磯共組「水牛春田」(Buffalo Springfield)樂隊,很快的成為加州民謠搖滾的先驅。樂隊解散後,他開始個人演唱生涯,與一支當地的樂隊合作,由於合作愉快,他們改組為「瘋 馬」樂隊,共同錄製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相當成功。接著,他又開始跟已經組團的「克勞斯比、史提爾斯與納許」(Crosby, Stills & Nash)合作,在1970年以「CSNY」的名義推出了「Deja Vu」專輯跟「Woodstock」與「Teach Your Children」等單曲,大獲成功,隨即又恢復獨唱,推出「After the Gold Rush」與「Harvest」專輯而紅遍全球。

擅 長創作的尼爾楊,曾經形容自己的音樂多半是在描述一個人眼高手低、無法達成自己理想的挫折,而選自他第四張個人專輯「Harvest」的「Hear of Gold」,正是個最好的例證。從第三張專輯「After the Gold Rush」到「Harvest」之間的兩年內,他多次進出醫院,治療半身肌肉疼痛的毛病,錄製「Harvest」專輯的大部分期間,他身上還套著護具,根 本沒有能力彈奏他最拿手的電吉他,因此整張專輯聽起來的感覺就非常的溫和。

1971年在納許維爾錄製的「Heart of Gold」,邀請到了琳達朗絲黛(Linda Ronstadt)與詹姆斯泰勒(James Taylor)共同跨刀唱和聲。儘管病痛纏身,尼爾楊仍然不肯放棄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即使必須選擇比較柔和的風格,他還是決定要發表自己的作品。這首單曲 推出之後,很快的就獲得熱烈的迴響,先是在1972年的二月十五日首度上榜,拿到第六十二名,六個星期之後,就在三月十八日登上了冠軍寶座,成為他歌唱生 涯中唯一的冠軍曲。

令人意外的是,據說他本來並沒有打算要發行「Heart of Gold」的單曲,只是因為錄製的時候大家合作的情緒特別高昂、效果也特別的好,所以才在唱片公司的建議之下推出了單曲。事實上,尼爾楊本人從來不熱中於 單曲的市場。他認為,其實有很多藝人也跟他一樣,應該屬於所謂的「專輯藝人」,但由於大家都迷戀單曲排行所可能帶來的名利,因此紛紛推出並不是特別討好的 單曲。他表示,如果那些人夠聰明的話,應該安分的認清自己的本質,專注於專輯的表現。這首歌曲造成轟動之後,他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甚至公開表示,希望自 己的下一張專輯不會再推出任何的單曲呢!另外,他還告訴媒體,有一天,他或許也會寫一首愉快的歌曲,不過到時候他可能會把那首歌賣給電視台當作廣告歌曲。

70 年代中期,尼爾楊的演藝生涯進入一段黑暗期,直到1979年才又重新崛起。但是,由於一些過於前衛的嘗試,他在80年代中期又成為只有少數死忠歌迷支持的 藝人。1988年,他再度與老友們合作,推出「CSNY」的專輯「American Dream」,可惜仍然不是很成功,但其後他的「Freedom」專輯以一半「插電」、一半「不插電」的風格得到好評,成為許多獨立品牌搖滾樂手們崇拜的 偶像,甚至還共同推出了一張向他致敬的專輯。目前,他仍然持續與「瘋馬」樂隊合作,經常舉行巡迴演唱,受到許多資深搖滾樂迷們的熱愛。

星期四, 8月 17, 2006

下午看新聞,見胡國興大法官新官上任,當甚麼截取通訊及監察事務專員,會見記者時面露笑容,語帶輕佻,說「如果沒有犯法,又怎會怕人家來竊聽」。

倒想問問大法官,既然沒有犯法,又為何會遭竊聽?

星期三, 8月 16, 2006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投降日(8月15日)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某程度來看,其實日本首相每年都去參拜,對我們來說可能更有好處,起碼我們不會忘記這一天是日本戰敗投降日。

建 於1869年,原稱「東京招魂社」,為紀念明治維新期間為日本天捐軀的軍人。1879年才改為靖國神社,意為使國家平安。二戰期間一度由軍方管理,更曾 舉行神風敢死隊的出發儀式。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實施政教分離,令靖國神社成為一個非官方的宗教機構。至1978年,神社負責人松平永芳,將包括東條英機在 內的十四名甲級戰犯的靈位安放在神社內,使請國神社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標誌。(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日本政府要怎樣做我們管不了,但所謂代表我們的政府又怎樣做呢?國民政府之不濟也都算了,反正早已退守台灣;共黨政權呢,根本就媚日。早年不談賠償已成過去,1978年供奉甲級戰犯不去反對,到了今天才談甚麼反擊?有本事的應該和日本斷交。

所以日本首相每年都去參拜靖國神社,對我們意義重大,好讓我們不會忘記日本曾經侵華,也使我們知道靖國神社,更給我們認識所謂代表人民的獨裁政府。

星期二, 8月 15, 2006

報紙傳媒不去報道例如海域事件,大筆款項不知去向;又例如小型證券行挪用小股民股票,又或是管理不善引致倒閉,造成市民損失;又例如究竟非執行董事在公司 遇到問題時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又或究竟應受到甚麼法律制裁;又為何當海域出事後,可以全部非執行董事立刻辭職,好像整件事情和自己無關等等。

香港證監會在上述事件中應該有甚麼行動,或是應該採取怎樣的法律行動,這樣的事情怎可以去避免和防止再發生。而香港政府在以上事件中有沒有肩負起保護責任,遇到這些事情一再發生,又竟然不去制定法律,或是有法律條文而不去執行檢控等等。

香港的報紙傳媒只懂去報道某個銀行主席何時傳位給哪一個兒子,甚麼已將名字藏於一個信封內而大肆報道,這是傳媒的墮落。

星期一, 8月 14, 2006

文摘

「咫尺地球」(2006年8月13日《明報》)

北京與非洲乍得復交的抗美密碼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兼講師 沈旭暉

北京與非洲中部產油國乍得復交,令台灣失去了面積最大的邦交國。消息來得不算突然,不過還是令剛打算上機出席乍得總統就職禮的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相當尷尬。然而「令台灣丟臉」並非中乍復交的主軸,也許美國對此還要警惕百倍。

美跨撒哈拉反恐計劃的隱形目標

「911」後,美國將一些原來用在拉丁美洲的預算收回,加強了在「恐怖主義溫床」非洲的部署,其中最大規模的創舉出現在02年11月,由國務院成立「泛撒 哈爾計劃」(PSI),援助撒哈爾地區(Sahel,即撒哈拉沙漠帶)反恐,表面對象是各國的走私販毒集團和恐怖組織,實質效果卻是讓各國圍剿國內反抗武 裝,也讓美國打進這片新興石油區。

美國用於計劃的經費其實沒有想像般多,每年都不超過1000萬美元,主要受眾是毛里塔利亞、馬里、尼日爾和乍得4國。PSI讓各國接受,主因是美軍只通過 其歐洲部隊訓練撒哈爾各國軍隊,而不是直接駐軍。05年6月,美國見PSI價廉物美,決定將其擴大為包含撒哈爾以外地區的「跨撒哈拉反恐計劃」 (TSCTI),與本欄曾述及的「泛中東計劃」、「大中亞計劃」等量齊觀,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西非的塞內加爾、尼日利亞、加納等被一 網打盡,甚至已經「從良」的利比亞也在候選之列。

在整個撒哈拉地區,美國最刻意排除在計劃以外的就是華府眼中的「邪惡軸心外圍」成員:蘇丹。蘇丹事實上已分裂為南北兩國,和鄰國關係惡劣,特別由於其支持 乍得境內叛軍「改革統一戰線」(UFDC),令兩國多次斷交,乍得也反過來支持蘇丹境內的達爾富爾叛軍(也就是控制饑荒重災區的游擊隊)。

與此同時,中國和蘇丹關係良好,是蘇丹主要援助國之一。美台都相信乍得叛軍愈戰愈勇、甚至有力在今年進軍首都,大概或明或暗曾受中國資助﹔換句話說,中國 勢力也變成了TSCTI的打擊間接目標。這次中乍復交,台灣認為是中國以叛軍要脅乍得總統德比,美國則看成是中國在非洲拓展勢力的表現。難怪每有中國領袖 訪非,美國媒體都看作是中國「踩場」。

中石油也有跨撒哈拉計劃﹖

目前乍得石油出口由美國支配,而已佔中國石油總入口5-10%的蘇丹石油,則依靠中國修建的輸油管。中國支持乍得叛軍除了是人棄我取,還牽涉具體利益,也 就是希望叛軍上台後,會讓中國調控乍得石油出口,屆時乍得石油通過蘇丹港口到達中國,乍、蘇就成了一個整體。誠然,乍得在03年成為石油出口國以來,產量 一直受內戰影響,也未能和世界銀行就石油開支達成協議。然而負責拓展非洲市場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還是一早盯上該國,多年前已從英國公司手 中取得乍得一個礦區的25%礦權,一直希望壓倒台灣的中油公司壟斷乍得石油,儘管後者已在今年1月通過「海外石油及投資公司非洲子公司」,取得總面積等於 2/3個台灣的3個礦區探勘專屬權。

假如中乍建交確實牽涉石油政治,蘇丹和乍得的世仇局面,也可能因為中國而改變。若假想成真,這將是中國在冷戰後首次扮演影響第三國石油輸送方向的「美式角色」。

事實上,由於中國無力和美國競逐中東石油,非洲的石油處女地,就是它的最後希望。美國自然知道在整個TSCTI版圖內,有不少中國友人﹔像毛里塔利亞那樣 的新興石油國家,預計西方暫時不願以高成本協助其開發產量未明的資源,更乾脆將第一桶油運往中國。TSCTI以外的非洲產油國安哥拉、加蓬、赤道畿內亞, 也是中國以往稍佔先機的基地。與美國一切以反恐為名不同,溫家寶訪非時開宗明義強調談生意、兼顧慈善援助,交由中石油在前線打拼,政府角色其實比過去退 減。

對中國外交而言,這避免了直接的國與國衝突,省卻無謂的意識形態爭拗,儘管成效存疑,但總算與時並進,少了以往還迎欲拒的矯揉格局。
外孫女跟婆婆去上海,四天能去的地方不多,由於天氣炎熱,婆婆也沒可能帶她四圍去。時間雖然不夠,但可以乘坐磁浮列車,又經歷了機場混亂的一天,也算特別。平時見她唔聲唔聲,回來後竟然有寫網上日記,原文不作改動,節錄如下:

未去之前媽媽說唔係去住大酒店,,訓覺沒冷氣,,所住的只是個鄉下地方....我都唔覺得有咩咁大不了....但去到先發覺原來跟自己想像的有d出入.....

真 係體會到"唔係一開水喉就有水",,試過一次開花灑見到有好多水出勁開心... 好多小朋友只係著住條短褲通街走,,再望下自己件3上面有個tick.....真係有d慚愧~ 有的鋪張蓆就咁係條街到訓...真係唔明6點幾太陽出o個陣迎面咁照埋黎佢點可以訓得著.....我平時塊窗簾布拉開左少少我都覺得好"殘"眼..

一個大城市都有d咁既情況發生,,真係唔敢想像中國較為落後d既地方會點......

當以為一蚊杯豆漿,,2.5一籠小籠包係好平既時候,可能人地要做幾日先賺到

當諗住一齊去沙田俾錢去租單車踩既時候,人地係要由屋企踩幾個鐘頭去返工搵食

當以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既時候,先發覺原來自己之前係幾咁天真

唔會再諗去買咩名牌銀包4千幾蚊的電話開冷氣cum棉胎...太膚淺了

驀然回首,心智好像成熟了不少

哈!

星期日, 8月 13, 2006

羅素曾經說過:每個人的人生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一個悲劇,只有你觀照這個宇宙之奇妙的時候,你才可超脫這個人生的悲劇。

星期六, 8月 12, 2006


《華佬與阿高》另一劇照,想極也記不起名字,只知道是華佬又學人追女仔,結果當然又是失望而回。泥膠公仔有這個好處,可以將這一刻凝住。不經歷想與不想的過程,患得患失心情很難表達。

華佬是發明家,以為發明出來的東西都是十全十美,誰不知是聰明笨伯的本領,例如發明鬧鐘機、起床機、穿衣機、洗臉機等等,即是由睡醒這一刻開始,直至坐在 餐桌前準備吃早餐,一概由機器動手,但又怎料到所有機關都有不大不小的毛病或是根本不可行,但他又以為事事順利,其實幕後全由阿高執手尾。

將劇情放諸現實,人類發明很多用品、機械等,全都是為人類服務,無非為減省勞力的付出。用機器代替工人,原意是讓人類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可惜落於資本家 手上,變成賺取更多金錢的方法,或是更能勞役工人。也許不應說得這樣對立,真實情況是能用的代替品是多了,奈何脫不掉人為的因素,仍是要和時間競賽。

星期五, 8月 11, 2006

足球(2)

說回歐洲球隊,北歐的挪威、瑞典、丹麥或冰島等,似乎他們對隔著一張網的運動比較有興趣,例如羽毛球、乒乓球或是網球,瑞典的打網球和乒乓球,丹麥打羽毛 球,體力化一點的則是雪上或冰上運動。粗中有粗,細中有細,但當遇上足球時,粗中未必有細,細中亦未必有粗。論體力,比其他歐洲隊強,但腳法始終不及細 膩;有腳法時,又不及人家整體合作,拉上不能補下,只有陪打的份兒。

東歐的本來師承德國,有組織,有腳法,亦有戰術。以前共產黨當政時,體育運動可以享有特權,但是骨牌效應下共產黨政府一一倒台,每個人都立刻向錢看,足球 的發展,敵不過先解決溫飽問題,好球員除出外搵食多別無他途,國內聯賽缺乏金錢支撐,縱有優良傳統,奈何時不與我,希望未來三五年間能力改善。俄羅斯或是 烏克蘭,同樣遭到相同的問題,發展足球不是第一選擇,況且足球也不是唯一的選擇。

終於說到德國。人稱歐洲四大足球聯賽,即指英國超級聯賽、意大利聯賽、西班牙聯賽和德國聯賽,近年以西班牙的聯賽水準為最高。論吸引和可觀,德國如果在四 大之內,則永遠排第四。其實稱為四大足球聯賽,有點名不副實,因為這只是指電視轉播為準。德國足球是講組織、講體力,同時亦永遠講效率,德國比起其他強國 的水平,其實不是太高,但為何德國每次都能打入四強(平均而言),或是能爭冠軍?這其實是和德國人的性格有關。以今屆為例,起用年輕領隊,引入進攻足球, 稍感意外是第一場賽事中,後防改打平排,缺少是「清道伕」角色。德國隊的戰術運用,比任何國家變化更多,聽聞在第一仗中失了兩球,第二場立刻作出改善;至 四強時敗給意大利,則是體力回落的惡果。德國足球不是水準最高,但在每個人都能盡守本份,依足賽前部署,每件事都要求最高,做到最好,整體實力雖然稍遜, 但是紀律嚴謹下,已是成功了一半,餘下的或講運氣,或講鬥志,或是真的技不如人。

星期四, 8月 10, 2006

文摘

摘自2006年8月6日《蘋果日報》

星期天休息:在戰火浮生之間的另類亡靈 陶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準備攻打意大利的一個德國據點,並與美軍約定,一旦雙方苦戰難支,美國派出轟炸機支援。結果陸戰進攻,意想不到地順利,英軍全殲德軍而進駐據點,但美國轟炸機尚未了解戰情,準備出動轟炸。

一場災難的「友好轟擊」(Friendly Fire)難以避免,英軍必須通知美軍緊急取消轟炸計劃。英軍派了一隻信鴿,飛到二十哩外的美國空軍基地,鴿子如期抵達,遞交取消轟炸的通知,比預定的轟炸時間早了只有五分鐘。

一隻鴿子救了成千上百的軍隊性命,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用了十萬隻信鴿速遞情報。二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通訊技術大有進步,信鴿的僱用數量反增加 了一倍,多達二十萬隻。為甚麼?因為鴿子是唯一能不受德軍監截電波的通訊兵,而牠們在天上飛翔,比起雷達和電波,不但看得見,而且體態優美。

戰爭是殘酷的事業,犧牲不止人命,還有無數動物生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雖已有裝甲車和坦克,希特拉進攻蘇聯,動用了七十萬匹馬。蘇聯固守東線,共動用了兩千一百萬匹馬,在戰火中,紅軍共一千四百萬匹戰馬陣亡。

在緬甸戰區,對抗日軍,英軍還動用了大象。狼狗更不可缺,盟軍僱用了幾萬隻,奔走在西線陸軍戰場,牠們多半隸屬工兵,在炮火中傳遞情報,在戰壕照料傷兵。 一九四三年,鑑於軍犬在戰爭中的表現,國防部為軍犬特設英勇勳章,有許多還是在軍犬殉職之後追封,官兵為狗默哀,視為同袍戰友。

今年夏天,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專門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務的動物舉行紀念展覽。在幾百幅黑白攝影圖片中,動物是戰爭的主人,軍人才是配角,戰地記者以敏感 而人道的心靈,不忘為在戰火中為勝利奔走的動物攝下英勇的一刻:一隻軍犬咬一封密件,跳過戰壕;一個工兵,滿面焦黑,向一隻通訊犬的頸圈扣上情報的紙卷。 這些狗的表情肅穆而哀戚,牠們彷彿也意識到,亂世浮生,生命的價值輕如鴻毛,但一封情報的成敗卻重若泰山。人和動物之間的友情,在戰火中淬煉成金,第二次 世界大戰結束已經一甲子,戰爭博物館的展覽,提醒世人,不要忘記動物為人類的公義付出的巨大犧牲。

對於戰爭中的動物,應不應該隆重紀念?也不是沒有爭議。有人認為,狼狗無所謂英勇,這是牠們的天性;牠們闖蕩戰場,也不一定意識到危險,只是出於訓練的條 件反射。至於抗擊納粹,軍犬和戰馬更不可能嫉惡如仇,認定希特拉是殘害文明的人類公敵,把動物高度人格化,只是感性的一廂情願。

然而,退一萬步,即使有點一廂的幻想,又為甚麼不可以濫觴一點情感呢?以動物為主角,展示了戰爭現實的另一角度,動物的忠貞純樸,更顯侵略者的殘暴不仁。動物對戰爭的犧牲和貢獻,值得承認褒揚,因為在一片簡樸的忠義,永遠對照人性不可測的陰暗。

中國雲南牟定縣,因為發現幾宗瘋狗症,當地政府下令屠殺全縣五萬隻狗,包括家犬。公安親自揮棒,在街頭一看見狗就往死打。即使不把狗視為朋友,至少一頭家犬是人民的財產,中國的「法律」不是也保障財產的合法擁有權嗎?瘋狗症是幾分管理的謬誤、幾分「自然災害」?

中國社會對狗不太講感情,只有厭恨,「鷹犬」、「走狗」、「豬狗不如」、「打狗看主人面」,狗像其他動物一樣,最好只限於工具,而一般被視同幫兇。中國人 社會本身盛產奴才,卻把自己扭曲的道德標準加諸狗身上。一九四九年之後,中國取締了中文用於動物的代名詞「牠」,一律以無生命的「它」而代之。此一「簡體 字」,不止是為了文盲的農民人口省去寫字的幾筆,而是對生命價值的全盤否定。一隻狗、一口豬、一匹馬,與一根木頭、一張廢紙沒有分別。

香港近年的虐畜案愈來愈多:把狗餓死,把狗從高空擲到街上,都引起許多狗主和愛護動物組織的公憤。香港畢竟有幸,大多數人認同的價值、對生命的尊重,涵蓋 貓狗生靈。消防員救一隻掉在水溝的牛,救一隻困在簷篷上的小貓,往往是令人尊敬的新聞。更重要的是,香港還沒有推行簡體字,我們稱呼動物,不用「它」這個 字,堅持「牠」這個代名詞,比起一河之隔的鄰近地區,香港的動物權益還受到殖民地時代一些法例的保障。對動物付出一點仁愛,承認牠們的生命尊嚴,不但是中 產階級的重要道德價值,還應該是香港人在精神上向一個文明的國際社會認同的其中一條底線。

戰爭博物館的這個展覽,一直到明年四月。為了一批故去的動物彰顯功德,也是對一切生命的敬拜。昔日相片中軍犬肅穆的表情,令人駐足沉思,動物的性靈,千古 永恒,而人性在風雲變幻的時局中,又淪落了幾何?思想家柏斯葛的名言:「我認識的人愈多,我愈喜歡狗」。奇怪的簡體字,荒誕的價值觀,當一隻亂世中的義犬 也能留下一幅有尊嚴的遺照,蓋過「盛世」虐殺又被遺忘了的千萬犬靈的眼神,所謂文明,有時不過是隔世難忘的一閃燭光的心影。
今天同事相告,這裏的工作制度愈來愈恐怖,明明是上早班的,因為公司推行了德政,實施了五天半工作,為了交足每個星期的工作量,所以除上早班外,亦要額外 上夜班。雖則工作性質大致一樣,但高層總不明白員工的想法與願望。為何會選擇上早班,就是因為喜歡比較早下班,可以進修或退修,可以學習,或是和朋友聯 歡;又為何選擇上夜班,可能是喜歡欣賞月色的明亮,又或是夜晚的寧靜(相信市區已沒有),也可能是享受回家時孤獨一個人。

無論是有選擇也好,沒選擇也罷,人的生活方式多是有規律,間中三兩天早起遲睡,之後也會覺得特別疲倦。現在呢,這裏的工作是依照特別訂下的恐怖制度,是不 管員工的身體狀況發展、願意不願意、付出的代價、意志的消磨、對人生的要求,一切都只是從節約支出有關。五天半工作不是為員工著想,這是行政人員的失職, 或是……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這裏的交貨時間,並不是依照本地時間,而是根據柬埔寨或是泰國時間。這種奇特與奇怪的時間觀念,全是因循以往的做法,即是會繼承。

星期二, 8月 08, 2006


早 前看活地阿倫的《迷失決勝分》,開場時主角在看《罪與罰》,對此沒有甚麼深刻印象,也許是給電影點題。反而記得華佬與阿高(Wallace & Gromit)其中一齣《著錯褲》,話說阿高錯誤被拉去坐牢,獄中無事,阿高以看《罪與罰》自娛,不知是懺悔還是贖罪。

昨天下班回家,打開抽屜時見到一本新書,正是《罪與罰》。平時亂說一通關於這本書的都可以,但要用心拿起這本書看,則需要一點恆心與時間。於是不動聲色,裝作若無其事走出來。

「何時找三兩天去度假,看完這本書?」

「喔……不如這個月尾吧!」

星期一, 8月 07, 2006

今天是盂蘭節,沒有考究過盂蘭節的來源,今天上班時,見到一大班人站在馬路中央燒衣,三個大鐵桶,每一至兩個人負責處理一個鐵桶內的祭品,確保能夠完全燃 燒;另外還有人負責提供水源,一來恐怕引起火警,二來是替鐵桶附近降溫。幾個紋身大漢做起來井井有條,雖則在馬路上,沒有影響交通,也沒有太大影響到行 人,除非喜歡走近,感受熱力迫人。

早一點應該還有拜神活動,有燒豬、雞、魚等,因為經過時,正值午飯時間,另一批人蹲在路邊大魚大肉,有啤酒、汽水、瓶裝水、紙巾、紙碟、紙杯供應,個個都是粗線條的大男人,但籌備這類活動除有秩序外,還有很多細微的地方也有注意到,不得不佩服他們的辦事能力。

有些事情在現代化城市顯得很奇怪,燒衣的對面不到二十公尺,是一個油站;而燒衣的後方是一間商業大廈,地面則是商場,旁邊有小巴站,馬路對面有巴士站,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很忍讓,似乎這些事情都有值得尊重的地方。

沒有人維持秩序,沒有警察到場,任由民間智慧自由發揮。下班再經過時,儀式接近尾聲,大漢們也有點疲態,不過還要作最後清場。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方向,一切又何須政府給我們作指引。

星期日, 8月 06, 2006

《曲突徙薪》班固
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曰:「曲其突,遠徙其積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
俄而,家果失火。鄉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於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燔發灼爛者在於上行,餘名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向使主人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

在此先恭賀前衛生署長陳馮富珍競逐世衛總幹事一職,陳馮富珍具備「未想過會輸」的信心,加上中央與特區的支持下,有望成功競逐。

世 事之荒謬,歷史之輪迴,敵不過時間的冷嘲。2003年SARS發生期間,香港有全世界一流的醫療系統、全世界一流的醫療設備,可惜香港是全世界感染 SARS人數最多的地方,也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對患者用藥之重,完全進退失據,死者已矣,但病患康復者至今仍受後遺症之苦。當時的衛生署長,對處 理SARS疫情的失誤實在責無旁貸、難辭其咎。


班固(東漢)
班固(32-92),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咸陽 東北)人。班彪之子,弟班超,妹班昭。彪致力於著史,為續司馬遷《史記》,作《後傳》六十五篇。固承父 志,繼續撰寫。以有人告發私改國史下獄,超上書為之申辯得釋。明帝召為蘭台令史,典校秘書,遂得以再從事著作,積二十年增補而為《漢書》。章帝建初四年 (79年)奉詔撰集諸儒生在白虎觀講論五經異同事,成《白虎通德論》,又稱《白虎通義》。和帝永元元年(89年),以中護軍隨大將軍竇憲北征匈奴,紀功勒 石燕然山。次年,行中郎將軍。後竇憲被誅,班固受株連,死於獄中。其時《漢書》尚缺八表及〈天文志〉,由其妹昭與馬續奉詔續成之,為西漢一代之斷代史。著 有詩文四十餘篇,以〈兩都賦〉最為人傳誦,明人張溥輯有《班蘭台集》,近人丁福保輯有《班孟堅集》。

星期六, 8月 05, 2006

字以為是(上集)

蔡國權不裝飾你的夢,但我們很懂得裝飾自己的字。情況就如一部Evolution面放滿蝦撈Kitty飾品,錯得要緊。

包:加食字旁是飽。約定俗成,麵飽、魚柳飽。包變成飽,比繁體字更繁體。
場:傳說有蓋的場地可寫作塲地,大家聽過就算。字典說塲是場的俗體字,不過如果你不是俗人,何必寫俗字。
柏:所有叫柏麗的地方都會寫作栢麗,加了橫劃字體好看些嗎?見仁見智。
菓:這個加了草花頭裝飾的果字,該來自日本的菓子。做個勇敢中國人,不寫日本漢字。
茄:西紅杮是也,加字加上草花頭不可能讀作「加」。歐米茄?

亂作裝飾是我們的習慣,我最怕看見三十幾歲人在Prada背囊上吊個公仔,很幼稚。

摘自35期《U Magazine》
text、photo/1139 x099(4As資深廣告人) edit/陳寧 art/MING

星期五, 8月 04, 2006

不負責任的天文台

接獲同事來電,說香港仔往隧道方向,近鴨脷洲大橋倒塌大樹,封了三條行車線,造成香港仔大塞車。聽罷二話不說,立刻放下手上應該還要繼續的工作,奔往巴士 站看過究竟。一到街上已見巴士變了火車長龍,龍頭不見,龍尾也不見,心忖究竟何時到中環。有理沒理,跑步去塌樹現場,先看看這棵古老大樹怎樣了,沿途滿地 樹枝樹葉,今趟又不知有多少棵大樹被吹倒。行人道上滿是焦急的人群,看著車龍動也不動,究竟往反方向走,還是繼續等待,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遠處已見大樹橫臥路中,大樹已沒有可能補救,今趟倒下就永遠再不能站起來,說聲再見,繼續往前走。因為大樹阻著前進方向,只見兩名交通警員慢條斯理的清理現場,所有車輛須經鴨脷洲大橋入鴨脷洲轉一個大圈,然後返回原有路線,經這改動,大塞車是難以避免。

在 這三號風球下,中環塞車、香港仔塞車,究竟是甚麼原因?天文台以維港內的風速作準,外面的人是生是死與我何干!天文台的僵化,正因為他們不懂政府各部門 的官僚。在不會懸掛八號風球下,沒有八號風球的辦事指引,即時每個人都可準時下班,這裏是指政府各部門,例如負責維持治安的、執行法紀的、救火救災的、處 理特殊情況的、清潔的等等不會增加人手以應付突變的事情發展,結果當發生事故時,只有正常的人手配給,但遇著強風吹襲下,負責的人員只有疲於奔命。例如有 大樹倒塌,沒有增加的人手迅速處理,交通癱瘓是你們市民的事情,我們可要按本子辦事。

你要懸掛幾號風球是你天文台的事,但請不要每次作預告時都為我們作安排。

星期四, 8月 03, 2006

埋首工作了幾小時,見時間已不早,匆忙收拾好東西,準備往另一處上班。一踏進街道,有點奇怪的感覺,熱氣從地面蒸上來,平時熙來攘往的大街,只得三兩個路 人經過,店舖內黑漆漆的,像是見不到人影。正值下班的繁忙時間,巴士站沒有一個乘客候車,可能是剛走了一班車吧,但卻見連平日經常排長龍的巴士線站內也是 寥寥幾人,東歪西倒的站著,一切都沒精打采。

只是一瞬間,巴士便來了,上車的只有我一個人,巴士內也是只得幾名乘客,互不相干的各散東西的坐著,全都向窗外望,像是期待著事情的發生,也像是不知前路 會怎樣。巴士緩緩前進,似快還慢,外面靜悄悄,時間像是過得很慢很慢,但車速又似是很快很快。看著對面零星的車輛經過,有如慢鏡頭般一格一格的前進,前面 天空黑壓壓的,感受到山雨欲來令人窒息的氣壓。

像是過了很久很久,巴士才穿過香港仔隧道,離目的地還有很遠很遠。繁忙的銅鑼灣人群不知哪裏去,街道顯得有點凋零。下車時也是只得我一個人,平日熱鬧的巴 士站空無一人,步向維多利亞公園的球場,踢足球的人一個也沒有,只有隨風翻滾的樹葉,遠處黑雲飄過來,開始落了幾點雨。微風徐徐而起,天空烏雲密佈,雨水 迎面打下來,站在球場的正中央,這一刻的時間仿似突然停頓,好像是只有自己走在前面,又或是只得自己落在後面拼命追趕。這一剎那時間的停留,莫非都和下雨 有關?

星期三, 8月 02, 2006

財爺最近向特區政府遞了「辭職信」,開微所謂的商品及服務稅,在有盈餘之下開徵新稅項,如果是一個民選政府,這舉動等同自殺,不過在一個邊緣城市,只有小 圈子選舉,只有預知結果的所謂選舉,怎樣做都是個人喜好,對一個隨便說說的人來說可能只是「辭職」了事,其他的留待後代去承擔。

如果如他所說,只開徵百分之三的銷售稅,市民只是付出很少。這點真是不明白,假若真是抽百分之三的稅,但當到消費者購買這件物品時,又怎會是百分之三?

以一間零售店為例,向批發商進貨已被徵了百分之三的稅項,燈油火蠟同樣被徵百分之三,本來來貨標價後以往是賣一百元(已計成本及開支等在內),要付稅後變 成一百零三元。好啦,羊毛出在羊身上,至銷售時再要向消費者徵百分之三,賣價正確應是106.09元,這又怎會是開徵百分之三的銷售稅?

這還是簡單的計法,租務究竟又是否要抽稅?電力又是否要抽稅?以成本及開支計算,租務及電力開支佔整體開支一個大百分比,攤分下來,銷售額大的可以攤薄,但銷售額細的小型零售店,又怎會是百分之三?

財爺說不是問題,因為有紓緩措施,例如低收入者有津貼,銷售額細(例如每年五十萬以下)的不用繳稅等等。可惜新問題又來了,低收入者除被標籤化外,就是永 遠不能用好的物品,即永遠只能購買次等貨,因為貴價貨只有愈來愈貴。而零售店舖呢?即是有能力不停開分店的大集團,在同一條街內可以有數間分店,而且規定 每間總數入不超過五十萬,凡收入超過五十萬的,再開一間新店,同時以大集團的議價能力,入貨時只會再降低入貨價,至零售時因有多間銷售,那小型零售店又怎 會是大集團的對手,壟斷自然更多。

銷售稅是極複雜的稅項,贊成的多是大集團、會計師或是甚麼稅務學會等,如果是一個成功的稅項,外國又怎會愈計愈繁,愈抽愈多。

足球

從足球看國情,或是從足球看國家與民族,雖則未必有一定道理,但是有時覺得也很有趣味。打從前兩屆世界杯開始,已對足球這回事漸漸失去了原有的興趣,比如 今屆吧,簡直連看也不想看,就只看了開幕戰德國對厄瓜多爾(只因放假在家),另外就是冠軍爭霸,意外地加時,下班回到家中剛好看到加時和射十二碼。

對於足球加入了賭博,刺激是增加了,但對於真正喜歡觀賞足球賽事的球迷來說,只是離棄的開始。你或會說,外國早有賭博,為何球迷熱情不減。外國的國情是, 外國有自己的球隊,賭博是一批人,而擁護球隊是另一批人,兩者互不相干。香港則不同,當加入了賭博,觀賞賽事自然變了質。你會不會喜歡法國隊而投注意大利 隊勝呢?問題確實出在這裏,而且亦很吊詭,除了賭之外,他們會留意球場上的一切嗎?對喜歡的球隊落敗,自然會有失落感;喜歡的球隊落敗而贏了錢(因為買了 對家),莫非這時會悲喜交集?球場上爭奪的都不是自己擁護的球隊,誰又會理會誰勝誰負,一切都是從賭博出發。

為何會對觀賞足球失去興趣?第一,香港的所謂足球評述員水準低劣。第二,如果足球不作改革,足球的吸引力會逐步下降,例如不能增加入球,又例如球場暴力, 不論是球場內或是球場外。第三,年齡的不同,對追求自然也有不同,因為會看足球的背後。球證的誤判太多,影響了吸引力;又或是球季過長,很多有名氣的球員 經過整季的激烈賽事,至世界杯時已沒有多大投入感,可能是心中想著度假,也可能是狀態已開始回落,也可能是珍惜當前所享有的一切,這會造成很多成名球員在 世界杯比賽期間演出失準的原因。從前幾屆賽事已看到,大部分落力演出的都是黑人球員,如法國隊,簡直是一支外籍兵團。

雖然決賽周參賽隊伍增加至三十二隊,表面是讓各國有更多參與機會,實際上仍然由足球強國主宰,內裏原因,又是牽涉到利益所在。賭博說得太多,不如說說從足 球看國情。先說葡萄牙吧,個人技術是有,欠缺的是決心,正如一個小國在強國之中,真正奮起一戰,除了決心之外,還需要很多的運氣,今趟葡萄牙有了些微運 氣,但最後總欠了爭勝的決心。西班牙同樣面對這問題,西班牙國內聯賽是世界上最高水準,但當所有國腳走在一起時,不知是否和不能團結有關,像是永遠都是八 強止步。皇家馬德里、巴塞隆拿、華倫西亞等地,在聯賽上可以有相同商業上的經濟利益,但背後所代表的地區,亦有歷史的淵源,錯綜複雜,在亞洲的我們,除了 賭博之外,又怎能理解。

法國隊,要怎樣說法國隊呢?法國人喜歡浪漫,喜歡自我,一切都我行我素,上兩屆有點意外地得了冠軍,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但實際上是其他隊伍無心戀戰,法 國人追求的是過程,是否得冠軍不是最終目的,連祖籍阿爾巴利亞的施丹也感染了這種情懷,榮辱於我又有何重要,畢竟在有生之年也曾經浪漫過。

別人總是愛批評英國隊是「門口狗」,雖則是貶意,實際情況也是如此。英國人著重理性,沉實之中能夠冷靜面對任何考驗,身處弱勢也會接受挑戰,但為何除了在 1966年乘主場之利才奪過冠軍之外,其餘時間總和獎杯無緣?同是歐洲國家,英國地處孤島,有剛強的表現,同樣也有柔弱的背面,可以抗拒羅馬帝國的入侵, 也可抵禦納粹德國的濫炸,但想再進一步時,已無昔日的光輝,這種距離,也許只是英倫海峽相距之遙。

意大利和法國一樣,同樣浪漫,但意大利人會多幾分散慢,亦帶幾分多情。多情不能單靠外表,要吸引別人,內裏亦要花點功夫鍛鍊。深邃的眼睛,帶點憂鬱與陰陰 的微笑,要奪取芳心,追求浪漫之餘,也會用點策略,列強當前,不是技不如人,而是對手實在太強,是退是進,有時候不能不順從天意。

終於說到巴西,巴西是自由散慢,正是自由的表現才有個人突破的發展,悅目的足球起始於街頭亂踢的磨練,明天會怎樣由明天去想像,重要是追求燦爛的今天。蘇 古迪斯年代,巴西全隊只有一至兩名球員在外搵食,但如今,差不多整隊都出外做超級球星,頻繁的賽事,盛名的負累,全球一體化下,足球也不能倖免,同樣面對 大球會的束縛。阿根廷也一樣,和巴西可說是既生渝,何生亮之感,阿根廷比巴西更富進攻能力,礙於體型與國力,要爭奪一席位,除非出現極富天份的球員,如馬 拉當拿。南美足球有一定的魅力,可惜近年政局不穩,如哥倫比亞、巴拉圭、烏拉圭等,縱有天才,可惜沒有表現場地。

非洲球隊是偶有表現,體力絕無疑問,但臨門一腳,需要的是用腦,勇如蠻牛,不能送球入網,始終和世界強隊有距離。技巧與智謀不能三幾天學會,資源給掠奪, 和天和地鬥,還要和人鬥,對他們有寄望只因有點挫強扶弱的自我安慰心態,對冷酷的世情於事無補。亞洲球隊也一樣,對南韓和日本是愛是恨,全出於我們的自卑 心。魯迅幾十年前己經說了,如今還要將阿Q精神發揚光大,生於這個時代,仍能見到這些事情,是喜是悲,總有一番滋味。

美國隊可說是有進步的一隊,可惜足球不作改革,對美國而言根本沒希望。過度商業化可能熱鬧如美式足球,喧鬧有餘,深度不足;但不能增加入球率,不改善球證 的誤判、爭論的吹罰等等,同樣走入死胡同。荷蘭的光輝已過,想重拾昔日,似乎要其他人同樣享受自由奔放,足球是娛樂,是否等同事業,大賽當前,想和做完全 是兩回事。

星期二, 8月 01, 2006

公司有太極高手,喜歡在入口大堂練功,又喜歡公開表演,據說可以發功「傷」人。某日往洗手間,入內時見一黑影舞動,心忖又怎會這麼「好運氣」,未及細想便進去,已見太極高人站在洗手間內的正中間,站好功架,手部揚起,正要開始耍一套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拳法。

太 極高手要練功,我則辦我的事情。面壁沉思中略感背後生風,有一股壓力從後而至,喂!大佬,洗手間是很屬於私人空間地方,進來洗手間是要「解決」事情,不 是練習功夫的地點,不過如果喜歡,關了門在廁格裏面練習站樁或是其他招式,沒有人會理你。但現在,我只想盡快離開這充滿正氣的空間,於是暗地用勁,希望能 逃離壓迫。這招果然有效,未及三秒,太極高手突然收式,洗手外出。剛好用後也要洗手,但他用過的水龍頭就連碰不不敢碰,因為怕有「電」。

一出洗手間,嘩,又見手影揮舞,今次更站在大堂正中,準備起手式。此情此景,想起了電影《奪寶奇兵》一幕,都唔知你想搞邊科,真想拔槍就把你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