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往北京之前,收到表姐的電話,告訴過了立秋北京的天氣早晚會較涼,建議帶多件衣服。
今次帶大牛龜上路,基本上唔使執行李,於是聽從建議,除帶多件長袖衣服,也帶多一件背心。
好像由今年開始,流行了背心,就像發生了甚麼大事一樣,一切都要超前部署,免得有事發生,可給自己解釋。
想起十幾歲開始學人揹起背囊四圍去,父母都會講句出門無六月,所以都會超前部署帶多件長袖衫多一條褲,回來之後著都未著過。其實無所謂超前唔超前,因為發生之前部署係必然,等同出發前帶多件衫,只是負責任的表現。
北京九月的天氣,的確早晚較涼,但日間氣溫徘徊在二十度以上,中午更達二十五至二十八度之間,早上外出有涼的感覺,一落地鐵站就完全不是這回事,地鐵路線甚多,轉車站則要走三至四分鐘,有些甚至要走一條長長的樓梯,一上一落並不為行動不太方便的人設想,漸漸發覺一個城市的地鐵四通八達,可不再屬於年齡日長理想的生活地方,怪不得巴士上甚多老年人乘客,個個上車落車拍卡都響起「敬老卡」的聲音回應。
帶去的背心沒有著,長袖外套亦沒有用過,但帶多件衫不就是為了安心這回事與負責任嗎?
要唔要每次出門都要向父母證明自己帶多咗件背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