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14, 2021

轉載「好好過日子——很容易歧視」

好好過日子——很容易歧視

2021-11-12

  建築公司洋管工不喜歡同事稱他「鬼佬」,向公司投訴不果,還被炒了魷魚,於是鬧上法庭,告公司「種族歧視」。在甚麼都講究政治正確的今天,這條罪名很大。

  但是在香港,一個外國人被人叫「鬼佬」,多數跟叫他「外國人」一樣,並沒有甚麼歧視的意思。許多在香港的外國朋友,跟人介紹自己的時候,也會自稱「鬼佬」。比如我認識個美國人,不但自稱「鬼佬」,在解釋一些自己行為的時候,也會用「鬼佬」做理由,「鬼佬係咁嘅啦!」通情達理,旁邊的香港人聽了,也都十分欣賞,怎會歧視呢?

  許多所謂的「歧視」,若非一知半解引起的誤會,更多是因自卑而起。人一自卑,就會覺得別人處處針對,事事歧視。於是滿眼是刺,屁股下都是針,怎都不會舒服,再由自卑激發起奇怪而強烈的自尊,便到處大吵大鬧去討「公平」。

  世上當然有不公平的事情,但世事公不公平,總有點客觀標準。許多覺得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平的人,則是隨着自己的見識或者利益來釐定甚麼公平甚麼不公平,對他有利的都公平,反之,都不公平。這種人相信你一定認識幾個,一走出來已經晦氣,似乎天地之不仁,社會之不公平都由他一人揹負,你若說他幾句,他就說你對他有歧視,你不說了,他又說你對他不公平。終於你恍然大悟,原來認識這種人甚至想過拉他一把,才是對自己最大的不公平。(李純恩)

  叫「鬼佬」怎會是歧視,同樣叫「日本仔」都不涉歧視,最多帶點恨意,不過年齡多已超過七十至九十。

  如果真正講歧視,自問最多兼「百齡罈」,如「撈鬆」(老兄)便是一例。英國人也不遑多讓,可是當個個人日講夜講,講得多逐漸唔覺得歧視,反而變成親切,好像自己一踏入房突然間靜晒,無人再講關於自己來處的笑話,這才屬真正的歧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