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大衛,1748-1825)
大衛怎麼說都是破舊立新的畫家,他的作品表現出古典或古希臘和羅馬風格,簡樸、自制和蕩氣迴腸。不過他讓歐洲繪畫擺脫洛可可的情感幻想,賦予剛強一面,他對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矢志不移,以自己的畫作政治宣傳的有力工具。
傑克路易大衛於1748年8月30日在巴黎馬傑沙利碼頭一所房子裏出生。大衛曾參加劍擊比賽時面頰受傷,其後腫成一塊,終生留下創傷,也令他口齒不清,他似乎因為此事而立定心以繪畫表現自己。
大 衛和激進巴黎參政者牽涉越來越深,讓他畫出也許是最出色的法國大革命畫作。這幅畫有時稱為《馬拉之死》,不過大衛稱為《馬拉最後一口氣》。這幅 畫意義深遠,因為畫的是垂死的人。這幅畫訴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馬拉的故事,他是醫生,後來成了激進記者,在一份叫《人民之友》的雜誌做編輯,不過他也 宣稱革命要成功,就要使用更多武力,這令諾曼第卡昂城的一個年輕女人莎洛特哥迪在1793年7月13日革命週年前夕來到巴黎刺殺馬拉。她給他寄了一張便 條,告之諾曼第有反革命活動。她進屋的時候他正在洗澡,因為他患有長期皮膚病,她從裙子下拔出牛肉刀,刺進馬拉的心臟,丟下刀等著被捕和處決。大衛在這幅 畫宣示的是,馬拉是法國大革命的首個烈士,所有細節都說明這點,他躺在上面的被單,滲血的被單曾修補,顯示他的簡樸;他手執的便條染上血跡,是哥迪寫的, 訴說了她的苦況,利用了他的善心,因為她需要其善心;他拿著的羽毛筆垂在室一邊,他剛拿筆寫便條,授意將一筆錢鈫給一個女人及其五個子女,他們的父親因參 加革命行動被殺。還有這裝東西的箱子,這不顯眼的桌子,成了墓碑石和致意之處,大衛向馬拉致意,還有羅馬數字寫成的日期1793年被擦去了,取而代之的是 「革命第二年」。不過這裏還有意義更深遠的事,首先看看背景,沒有多餘細節,陰鬱的空白將人物突顯出來,看來有點超自然,彷彿會發亮。這姿勢,生命彷彿從 中流走,癱倒在浴缸裏,令人聯想到很多耶穌從十字架上給扶下來的名畫,或《聖殤》,即聖母瑪利亞抱著耶穌或者埋葬,彷彿浴缸變成了墓穴。你也要記住大衛看 到屍體時已經發臭腐爛,疹瘡滿身,因為馬接長期患有皮膚病,不過畫裏一切彷彿都改變了,屍體看來像是大理石做的。大衛表達的是明確聰明的政治宣傳技倆,畫 一幅揉合古典神明和宗教烈士的畫,可說是共和國「聖壇繪畫」。
一份尚像委託工作,讓大衛遇見改變他一生和改變歐洲史的人,拿破崙是年輕科 西嘉士兵,一直升到革命軍將軍之位,他在意大利大捷後剛回到巴黎。他的英雄地位 顯赫,能夠找到當時最著名的法國肖像畫家畫其肖像,就是這幅畫。這幅畫並未完成,一個原因是,大衛其後說出來,拿破崙太急躁,活力充沛,他只坐了三小時。 這是令人著迷的畫,因為這顯然表現了作畫過程,由畫出身體姿勢的簡單線條,到一層一層的油漆,將畫布上呆滯的色調變成活生生會呼吸的人。這幅畫也有點妙不 可言的氣氛,因為畫的是年輕的拿破崙,暗示他絕非池中物,大衛畫完這幅畫兩年後,他就發動兵變,得到軍隊幫助,自稱法國第一執政,再過幾年,他連戰皆捷, 成了軍事獨裁者,革命的民主思想一去不返。
1801年大衛畫了這幅拿破崙領軍越過阿爾卑斯山脈的畫,大衛在下面的石頭刻上拿破崙的名字, 與其他征服阿爾卑斯山脈的人並列,漢尼拔和查理曼。拿破崙是 理想化的英雄,他不止是軍隊的主人,也是自然的主人。拿破崙拒絕坐下來讓大衛繪畫,也許這就是這張肖像畫與別不同的原因,不過拿破崙很喜歡這幅畫,訂了幾 張複製品。
名畫還有《加冕》。
大衛對歐洲繪畫的影響深遠,不過其後有人將法國畫技衰敗成學術的古典主義歸咎於他,然而他的畫作尚能討得保守古代王朝、法國大革命狂熱者和拿破崙的支持者的歡心。他讓當代生命和掙扎添上古希臘或羅馬的宏大,畫出的作品表現出畫家控制得宜、智勇雙全和雄心壯志。
David(大衛,1748-1825)
大 衛(Jacques Louis David)能成為西洋繪畫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大抵他是拿破崙的御用畫家。他本身亦是拿破崙的政策追隨者,積極宣揚革命,以藝術手段達成政治宣傳的目 的。師承洛可可時期的大師布修(Boucher),吸取文藝復興一眾巨匠的精髓,成為新古典主義的表表者。
「荷拉斯兄弟之誓」(The Oath of the Horatii)是凱旋之作,充滿羅馬式的莊嚴,對古典形體的精通,表露無遺。「馬拉之死」(The Death of Marat)是另一傑作,透過馬拉被謀殺的慘景,引申到法國人民的高尚情操,其政治意味不言而喻。法蘭西皇朝系列,構圖宏大,畫面富麗堂皇,金光閃爍,歌 頌英雄事蹟的「跨越阿爾卑斯山的拿破崙」(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百餘人像的巨幅作品「加冕禮」(Emperor Napoleon I and Coronation of the Empress Josephine)人物的細緻,原原本本呈現眼前。功架精湛,無容置疑,卻因作品缺乏感情,招致批評。
後記:上網找畫的同時,看到一個介紹名畫的網站,剛巧和這幾節所介紹的畫家相同,所以那些畫就不在這裏「展出」了。詳情可瀏覽:
http://life.fhl.net/Art/napo/index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