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31, 2007

2007年

  貝羅齊‧布托2007年10月18日結束流亡生涯回國,回國第一天,她的車隊就遭受了自殺式炸彈襲擊。
  貝羅齊回國前,一定知道她的生命受到威脅,離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民不畏死,何以以死懼之。」對貝羅齊是如此,對那些死士也是如此。結果在2007年12月27日,就在貝羅齊準備即將在明年初舉行的議會大選之際,第二次炸彈襲擊結束了她短暫卻有輝煌的一生,終年54歲。
  有說自布殊當選美國總統至今八年,全世界民主倒退超過十年。人大常委在12月29日否決2012雙普選,說要到2017年才有機會普選特首。如果2017年真的可以普選特首,距1997年回歸是整整的二十年。
  試問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又有幾多個二十年?到2017年,那時候,真希望那些人大常委能夠來港,為我們主持第一次普選特首,前提是他們還健在的話。
  二十一世紀已經過了七年,2007年將盡,雖則很多事情仍然令人心灰意懶,但應抱著樂觀的態度,畢竟人類的進化是很緩慢的。

星期六, 12月 29, 2007

魔幻羅盤(Golden Compass)

  上個星期五短周,為避開銅鑼灣、灣仔一帶的人群與交通擠塞,於是跑去數碼港看電影。近期電影名稱部部都有個「魔」字,叫得多,有時候也分不清內容誰跟誰有關,電影名字往往容易混淆。想看《投名狀》,但有點抗拒,見另一部有妮歌潔曼和新占士邦丹尼爾基克,既然兩個演員肯屈就,應該可以一看吧,便購票進場。
  早幾天這部電影的導演基斯韋士來香港宣傳,問到會否拍續集?他回答是未知之數。不過看完電影後,就知他在講大話,因為原著已說明是三部曲,電影又沒有明確的結尾,花了這麼多錢的特技還未用盡,又怎可沒有續集、甚至第三集?如果真的沒有續集,花的鈔票肯定收不回;如果有續集呢?只能祝他(導演)好運,或是更換導演,總比繼續浪費金錢為好。
  入場後有兩件妙事,一是有一外籍女士,左手拿著汽水,右手拿著爆谷,其中用兩隻手指夾著戲票,從樓梯上來,站到我們的座位前,皺著眉開口用英語便問。問甚麼呢?當時正想著別的事情,起初沒有多大留意,待她問第二次,還以為坐了她的位置,連忙取出戲票一看,沒有錯啊!她還在問甚麼呢?原來她是在問現在放映甚麼電影。真是麻煩,自己連中文電影名字也弄不清,遑論英文名,但又不能答不知道。不知如何是好時,幸好鄉下婆反應快,立刻答「Golden Compass」才打發了她。連戲院也入錯,一定是和趕著去買汽水爆谷有關。
  未幾,見一名母親帶著兩名兒子進場,又是站在我們面前找座位。這排座位只剩兩個,她們三個人不會是坐這行吧?她們站在通道擾攘,原來真是坐這排座位的,只是其中兩人坐這排,另一個則坐在後排,都是中間座位,擾攘的原因是誰和母親同坐。這名母親真奇怪,電影院並不滿座,前排亦有相連三個座住,後排邊旁亦有大量空位,莫非她們真是非中間座位不能坐?這真是一個不能解的謎!
  未看電影之前,已略知梵蒂岡和基督教對這電影有意見,認為《黑暗元素三部曲》系列(原著)褻瀆了神和聖經,勸戒廣大觀眾慎重考慮,勿要觀看及購買該產品。不過,電影和原著始終有分別,因為電影講求賣座,注重娛樂,如果宗教人士過份批判,只會帶來反效果,免費替電影宣傳,以《哈里波特》為例,亦是反對之列,原因之一是內裏講及巫術。
  妮歌潔曼和丹尼爾基克表現不多,電影重點落在只得十二歲的女孩萊拉(迪歌達布魯字察斯)身上。萊拉一臉自信,具備了對抗黑暗的一切元素,可是,追尋真相、驅走黑暗、創造未來,單憑自信、勇敢和毅力是否足夠?同類型電影已看過,這部拍得平平無奇,除了特技之外,如果電影是拍給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觀看則尚可接受。
  至於褻瀆神和聖經的問題,看時倒沒覺得,反而覺得是暗指極權國家或共產政權,甚至是柬埔寨在波布領導時的赤柬。小孩純潔如白紙,經過教化,不受俗世污染,將來「理想」國度必定出現,可是那些控制著現在與將來的成年人呢?那個所謂羅盤究竟有甚麼用,自始至終仍弄不清楚,羅盤可知過去、現在與未來,過去和現在已發生,頂多是知道事情的部分真相,但未來還沒有發生,又怎會知道?如果知道後去改變,那未來即不是未來了。
  智取熊王,只能證明有小聰明,但離真正大勇,尚有大段距離。她之所以能發揮小聰明,是作者知道北極熊最終會打贏才如此寫,現實中萬一輸了又如何呢?只會全軍覆沒。戰勝極權與黑暗,除了勇氣之外,很多時還要講犧牲,既不魔幻,更沒有羅盤。
  摘自網上基督日報的一段文字:據報導,Phillip Pullman是一位激進的無神論主義者及人文主義者,他宣稱《黑暗元素三部曲》講述了一場人類對抗教會,推翻神的戰爭。他非常反對魯益斯(C. S. Lewis)及其著作《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寫這三部曲的原因是為了沖淡魯益斯在納尼亞傳奇系列中所描繪、所象徵的基督。
  據BBC新聞網報導,儘管菲力浦‧普曼一再貶斥《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說這部電影「反動」、「有種族歧視嫌疑」、「歧視女性」。然而,一些美國基督教福音派的團體大力支持《納尼亞傳奇》。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拍成電影在香港去年一月上映時譯作《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如果《黑暗元素三部曲》的作者說得對,容許在此作一個比喻,《魔幻王國:獅子‧女巫‧魔衣櫥》若真是一個謊言,如今創作另一個謊言去打倒另一個謊言,這究竟又有甚麼意義?

星期五, 12月 28, 2007

無題

  聖誕給予我們和平與希望,但我們從不珍惜。
  平安夜看電視新聞,正轉播平安夜倒數,迎接聖誕節。聖誕節的來臨也可以倒數,但倒數是為了甚麼呢?為了慶祝耶穌的降臨?還是為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到來?從香港的情況看,證明其實每一天都可以倒數,只要明天是假期便可以,那管是甚麼節日。
  本來倒數不倒數也沒有所謂,反正這些活動都是商業行為,無非想賣出多幾件商品。你喜歡去尖沙嘴迎佳節,我喜歡到教堂望彌撒,各不相干,各有所好。問題在於那些傳媒記者,一群只懂因循既往的大懶蟲,見街上人群開心,自己也忘了形,訪問途人時開口便問:「有甚麼聖誕願望?」
  每一天都用倒數來完結,每個新的一天總有新的願望,人生真是太美好!
  當聖誕已過,還見「Merry Xmas」;新年未到,已見「Happy New Year」,不禁懷疑日子對他們究竟有甚麼意義,才明白為何他們總愛顛倒是非。

星期六, 12月 15, 2007

明信片

  下班回家,已十分疲累,經過大堂,順道往信箱取信。信件本來沒有甚麼特別,不是電費單、差餉單之類,就是宣傳單張,除了必要的信件外,其他的也懶得拆閱便棄置,環保不環不由得自己負責。可是今天卻有些特別,其中一封是名信片,封面是羅馬,立刻令精神為之一振,整天的不快與鬱結一掃而空。
  朋友去歐洲旅行,從意大利羅馬寄來一張明信片,真是十分感謝!其中一個令自己最開心的,就是明信片是從梵諦岡的郵局寄出,郵戳還是聖伯多祿大教堂的廣場,郵票的正中是日期郵戳,這個可是非常難得。
  明信片的正面是聖伯多祿大教堂及廣場的正面,雖然照片拍得很壯麗,但是無論怎樣,還是喜歡背面的內容。除了有聖母與聖嬰的郵票、郵戳之外,重要的卻是內容。短短幾個字,從中感受出喜悅與希冀,也給自己帶來了平和。
  雖則這幾年間再去意大利的機會不大,不過一經提醒,卻是自己這幾年的目標。真是感謝這一張明信片以及內裏的信息。

星期五, 12月 14, 2007

《命運迷牆》(Lions for Lambs)(續)

  湯告魯斯演的參議員,站在社會的最上層,正向競選總統進發,做事的出發點全為國家與人民,所挾持的正是民意,因為他是由人民選出來的。當日受襲,消滅邪惡,不是全國都支持的嗎?今天泥足深陷,只是計劃有些差錯,當中作梗者(暗指伊朗)是不是應該要受到懲罰?是對是錯很難判斷,但自比上帝則是危險所在。要他來替天行道,還是阻止魔鬼作祟,我們看似無力挽,但其實手中的一票是可以決定投給誰。
  自湯告魯斯演罷《職業特工隊》(不知第幾集)之後,對他真是有點吃不消,除了演技誇張之外,還以為是一個型男,好像不知歲月會催人老,演技不是靠多花邊新聞就會進步,今次由羅拔烈福執導,湯告魯斯演來很稱職,那充滿自信、真理站在自己一邊、以「理」說服別人,完全符合電影的要求,似乎只有如羅拔烈福的資深演員和導演才懂得指揮。
  梅麗史翠普演的記者,她的演技不用懷疑,但傳媒的惡行真的不想說,因為如果說參議員自比上帝,傳媒則是自以為是上帝。手執所謂第四權,自以為真理、道德、真相都是站在自己的一邊,可是那些真理、道德、真相還不是自己編織出來的嗎?當年將參議員捧成是明日之星、國家希望,一旦押注錯誤,立刻劃清界線,是錯打落水狗,是對緊隨路線,昨日的理想已隨風而逝,今天解釋只為做好份工。
  以一個政治新貴為例,一上場,傳媒必由他的童年說起。年幼時,必定是屋邨的小頑童;讀書時,肯定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中學時,怎能不是運動場上的能手;大學時,當然是社會運動的積極參與者;踏入社會後,既是改革派,又是未來的超級巨星,就算連初戀故事也浪漫化。傳媒做神成功,正在沾沾自喜,那種權力的引誘正好用來操控民意,怎知那些政客也可以利用民意來操控傳媒。政客的高貴形象是傳媒自己一手捧成,一朝反被利用又覺應該重拾真理與原則,除了內咎之外,又應該怎樣面對已經逝去的人?
  美國或許還可以自由創作,反觀香港,那些傳媒中人連人格也沒有,遑論內咎之心!
  對錯佷難分辨,也絕不是非黑即白,面對難題時,我們會退縮,面對順境時,我們會忘記了過去,面對逆境時,我們會選擇去逃避,不要緊,這可是人類的弱點。不過,如電影臨近結尾時,一個黑人女學生為了不合理的分數而約見教授,一開聲便說:「明明約了八時見面,現在已八時十多分了。」沒錯,當遇見不合理時,可要為自己爭取。
  另從網上看來的資料:
  ……據Wiki資料,英國有評論指製作人是錯誤引用這句諺語,其正寫應該是「lions led by donkeys」——這種錯誤可能是片商的一個商業考慮,相信取Lamb捨Donkey是源自亞歷山大市的名言:「I would not fear a pack of lions led by a sheep, but I would always fear a flock of sheep led by a lion.」(我不會懼怕一班由綿羊指揮的獅子,我只害怕一班由獅子指揮的綿羊。)

星期三, 12月 12, 2007

《命運迷牆》(Lions for Lambs)

  十一下旬接連兩個星期看了兩部電影,其一是《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另一部就是《命運迷牆》(Lions for Lambs)。雖然有點不明白中文片名《命運迷牆》的意思,不過又覺得命運頗神奇,看似不由得自己所操縱,可是自己的決定,又起著可能影響最後的結果,問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衝破這堵看似如「迷」一般的圍牆。
  已十多年沒有一個人去看電影,感覺有點奇怪,一部只得八十八分鐘的《Lions for Lambs》,由三個獨當一面的演員參與演出,而全電影院又只得十多個觀眾,這電影究竟又有甚麼吸引?
  因為中文名字未必是電影的原有意思,所以得先查明Lions for Lambs何解。Dr. Malley(羅拔烈福)在電影中段和學生對話中點題:「World War I. German Soldiers wrote poems about the bravery of British Grunts. Admired them. Almost as much as they laughed at the British High Command who just wasted those same Grunts by the hundred-thousands. A German General wrote, "Nowhere else have I seen such Lions led by such Lambs".」(根據字幕大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曾有詩歌讚賞英軍英勇作戰,同時德軍亦嘲笑英國高級軍官的愚昧,引致成千上萬的士兵犧牲。這名德國軍官亦寫道:從未見過一群獅子由羔羊來領導。)
  六個人物,各有理念,各有追求,故事由一個來自中上家庭的白人大學生,約見由羅拔烈福演的大學教授的對話開始。為何會對政治課沒有了興趣?也失卻了對社會的熱誠?因為政治從來都是污穢的,例如訪問參議員,問會不會競選總統,答案總說不會,但最後還不是出來參選!管治社會,永遠由一群站在上層的管治精英掌握,提出改革或是提供良策美意的,總是受制於制度。說到戰爭,除了是為了掠奪資源而戰,同樣也為喜歡追求刺激的人提供了場地。隨著時間的消磨,自問不是改革者,也不是參學者,為何不去追求學業上的名成,將來工作上的利就?
  羅拔烈福當然沒有提供答案,卻說了他另外兩名學生的故事。兩名學生來自社會低下階層,一個黑人,一個西班牙裔,能夠入讀大學,靠的是體育獎學金及銀行貸款,為了對國家的熱誠與效忠,為了自己將來能夠生活好一點(軍人薪金較佳),同時也為了實踐對國家與社會參與的理念,選擇了參軍。從軍不是尋找刺激,也不是喜歡殺人或戰爭,更不是抱著以殲滅恐怖分子為己任的「崇高理想」,參軍就是要對自己的國家負起責任。
  走當兵這條「捷徑」,「理想」或可達到,可是要活著回來才可實現。時代不同,上戰場的意義已經改變,以前是徵兵制,當不當兵不是由自己決定,如今是募兵制,參軍是自願的。從徵兵與募兵這兩制,亦可看見以前(越戰)和現今(伊拉克戰爭)反戰方式之不同,以前比現今來得有力得多,尤其是越戰時,因為可以反對送子女上戰場送死,抗議沒有意義的戰爭。兩名士兵盡忠職守,完全按照高級軍官(又是白人)的指示作戰,不問理由,亦不會問原因。美國有最先進的科技,有先進的武器,可是高級軍官不會上前線,上陣的都是來自低下階層的士兵,沒有他們(低下階層)為掠奪資源而戰,那有國內平民百姓(中上階層)的繁華與盛世?
  他們真的是為了追尋刺激?他們真的是為了打仗而上戰場的嗎?戰場如煉獄,不經歷傷痛不知戰爭的可怕;戰場不是追尋理想,也絕不是實踐的理想地方,年輕的生命往往被犧牲。有人說,電影中最後兩個士兵要站著死亡,有點美化美國和大美國主義以及煽情。這個也不應苛求,畢竟這是美國電影,羅拔烈福只是給了他們一點尊嚴地死去,如果被俘,結果極可能又多兩段短片,內容是美國大兵被斬首。
  羅拔烈福演的教授,有點遲暮,一切都俱往矣,當年所堅持的信念,今天起了質的變化;當年身體力行,今天希望仍能思想教化。和學生對話中說:「對,你可以選擇高薪厚職,之後過著營營役役的生活,可是當你獲得優厚的收入,駕著名貴跑車招搖過市之際,四處卻是破爛的道路,這樣又有何意義?若你要離棄政治之前,請先親身參與政治運動,直接體驗於其中。」想學而優則仕很容易,可是我們還有應負的責任,未嘗試就已經放棄,政治醜陋只是一個藉口,站在哪一邊就看我們如何選擇。
  電影同樣沒有提供答案,結尾時,突襲阿富汗的消息於一個娛樂節目下層流動的文字訊息中播出,我們會留意熒幕畫面中的美少女?還是會讀讀下面滾動的文字?

(待續)

星期二, 12月 11, 2007

工展會

  今天頭暈暈,不能集中精神,在維園轉車。維園正舉行工展會,心想為何今時今日,還會有這麼多人去工展會?那些貨品又不是特別便宜,也不是平常不能買到的,想著想著,行至籃球場時,原本是平地的場地,不知為何,竟然好像有口釘釘在路上,就是這樣不留神,給這釘一絆,幾乎四腳朝天倒在地上。在往下跌的一剎,眼前有一鐵欄,電光火石間一想,會不會以頭撞欄呢?於是往右輕輕一側,避開了鐵欄,以雙手著地,可是雙膝仍受了點苦。
  記得以前工展會,多數在填海區舉行,一來新填海區提供了土地,二來也讓市民認識這片新土地,三來更可以人流踏平這片地,正所謂一舉幾得,殖民地官員真是想得周到。印象中曾去過灣仔舉行的工展會,也去過紅磡的工展會,如果沒有記錯,灣仔的地點已建成鷹君中心等商廈,而紅磡則是火車站。
  這陣子,電視電台經常宣傳還是只得一塊爛地的西九龍文化中心,既然那裏依然只得空地一塊,工展會為何不在西九龍舉行呢?難道名字是「文化中心」,只能舉行或興建與「文化」的東西,其他的就不可以舉行或興建?十年下來,特區官員似乎只懂用簡體異字的中文來思考,「物盡其用」卻想也沒想過。
  年宵花市在維園舉行也都算了,因為歷年都是如此。根本維園不適合舉行如工展會、花展或以前的小型賽車、單車賽的好地方,因為交通不能解決,其次是六個足球和四個籃球場是這區人們的運動場所,一封就是一個月兩個月,既剝奪了舒展筋骨的權利,也讓寧靜而帶點喧鬧的球場變得人聲沸騰,失卻了公園的功能。
  終於平安到達公司門前,乘電梯時告訴自己,要打醒精神,絆倒事大,工作上出錯也嚴重。到達十六樓,幾個人未出電梯,有位同事心不在焉已衝了進來,他又在想甚麼呢?

星期一, 12月 10, 2007

有趣

  報載「梁振英諷陳太貶低民主 談曾德成事件 『前布政司曾厲起眼批評議員』」,內文是「對於近日曾德成在議會上公然批評陳太,梁振英不點名說,這令他想起97年前的布政司(陳太),『厲起眼』批評某一民主派立法局議員從中作梗,但事件卻不如近日般受關注,該名議員事後亦沒有任何回應。」梁又認為「民主是普世社會價值,將之『拉到落為發展民生,而發展民主,這個民主的層意是太低太低』。梁指出,《基本法》已訂明本港最終會達致雙普選,香港已踏上普選道路的方向。」
  閱後真有同感,梁振英證明了外國人(前殖民地官員)昨天做到的,我們中國人今天同樣做得到。至於「貶低民主」,事實確是如此,梁說「香港已踏上普選道路的方向」,但前路在哪裏呢?陳太真是太貶低了民主。
  至於「曾德成嘲陳太忽然民主」,說「原來除了忽然民主之外,還會有忽然民生。」看見曾德成如此說,真令人懷恨以前光輝的歲月。火紅的年代,革命的情懷,我在獄中坐牢,你究竟在哪裏?但人是可以良心發現的呀,可是他們自己也有這句名言:「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好不容易當家作主,如果不是有甚麼「普世價值」,一定給你們好看!
  回到看電視新聞,天水圍舉行招聘會,母親帶著十多二十歲的兒子找工作,並說希望可以和兒子一起工作,可以易於照顧。無意冒犯,怪不得有這麼多人找不到工作,因為一要在家附近,二是有車費津貼,三最好有家人一同工作。

星期日, 12月 09, 2007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

  看Gaelgaelman寫艾慕杜華的《情迷高跟鞋》,之後更來了一段西班牙歌曲。艾慕杜華的電影看得不多,因為他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導演,早年看過《蕩女Kika》(Kika)(1993),及後看過《對她有話兒》(Talk to her),最近期看的便是《浮花》(Volver)了。
  蕩女Kika夠奇情,可以姊弟戀、母子戀、同性戀、既同性又異性戀,但肯定不能父女戀,因為這不叫戀,叫變態!對她有話兒根本不能作電影名字,「話兒」是有所指的,至於「對她有話兒」是何解呢?原西班牙文「Hable con ella」(talk with she)電影名,是「和她說話」的意思,台灣好像有另一譯名,而譯作「悄悄對她說」也不錯呀。如果「對她有話兒」真的說得通,頂多只能解作有話卻未曾講,和「和她說話」和「悄悄對她說」是已經說了本質上是有分別。
  愛是付出而不是佔有,愛要有要求,亦要有所追求,更要自己爭取,也要為別人爭取。不過這裏暫不講電影,而是談歌曲。艾慕杜華的電影必然有插曲,西班牙文當然聽不懂,不過有一首歌自開始聽英文歌時已經喜歡,當中有幾句是西班牙文,歌曲正是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
  根據網上資料介紹,Freddy Fender在1974年錄製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並於1975年推出細碟,推出後大放異彩,更獲全美流行與鄉村單曲榜雙料冠軍。據說這首歌並非由Freddy Fender所作,早於1968年由Jerry Lee Lewis已唱過,至Freddy Fender錄製唱片時,曾將歌詞改編,於第二段加入西班牙歌詞,這亦是此曲成功之處。
  一首歌曲是否受歡迎有很多原因,不過一聽歌名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已知是失戀的情歌,有時候不一定是甜蜜的情情才受歌迷喜愛,失戀而動聽的也一樣可以熱播。
  女朋友移情別戀,喜歡了別人而不是自己,失望之餘,也不忘送上祝福。有甚麼能令你快樂與幸福更為重要的呢!雖然不能陪在你身邊,可世事卻千變萬化,除了叮囑多加保重,無言掩飾心中的內咎。如果愛之中有憂傷與哀愁,在你落下另一滴眼淚之前,我會站到你面前,聆聽你的心聲。當唱到「Just remember I love you」時,內心隱隱作痛,又應如何形容?
  失戀是傷心,但如果對方能夠找到幸福,為甚麼不可以開心?寫首歌或聽首歌自娛自勉,總比自怨自艾來得進取與積極,處處為別人著想,才是愛的真諦。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Freddy Fender)

If he brings you happiness 如果他能帶給你幸福
Then I wish you both the best 我會獻上最衷心的祝福
It's your happiness that matters most of all 你的幸福最是重要
But if he ever breaks your heart 如果他傷了你的心
If the teardrops ever start 如果眼淚即將滴落
I'll be there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 我會在下一滴眼淚滴落前趕到你身旁

Si te quieres de verdad (If you love yourself)
Si te da felicidad (If it gives you happiness)
Te de seo lo mas bueno para los dos (I wish the best for both)
Pero si te hace llorar (But if it makes you cry)
a mi me puedes hablar (You can talk to me)
Estare' contigo cuando triste' estes (I'll be with you when you are sad)

I'll be there anytime you need me 只要你要我,我會隨時趕去
By your side to dry away 在你身旁,替你擦拭
Every teardrop that you cried 每一滴你流下的眼淚

Though it hurts to let you go 讓你走,傷透了我的心
Darling I want you to know that 親愛的,我要告訴你
I'll stand by you if ever you should call 只要你找我,我一定會站在你身邊
And if I should ever hear 一旦我聽見
That he made you shed a tear 他讓你流下了眼淚
I'll be there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 falls 我會在下一滴眼淚滴落前趕到你身旁

I'll be there anytime you need me 只要你要我,我會隨時趕去
By your side to dry away 在你身旁,替你擦拭
Every teardrop that you cried 每一滴你流下的眼淚

And if he ever leaves you blue 一旦他讓你哀愁
Just remember I love you 請記住我愛你
And I'll be there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s fall 我會在下一滴眼淚滴落前趕到你身旁
And, I'll be there before the next teardrops fall 我會在下一滴眼淚滴落前趕到你身旁

  歌詞及中文翻譯全抄於網上,因為來自幾個網站,所以也不記下了。找歌期間,無意中上youtube,聽了一個小妹妹拿著結他唱了此曲,她是全曲唱出,頗為難得。另一就是Freddy Fender原唱。



星期五, 12月 07, 2007

「變」

  今天凌晨尖沙嘴發生傷人案,據電視台報道,有電視台攝影師採訪時,被事主朋友用氧氣樽擲傷。……
  現在一是有車,一是夠惡,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打,包括特區警察、記者,甚至是特區行政長官,如果問有誰不可以打的,相信只有警務署長。
  下午約六時半,到達維多利亞公園游泳池旁的巴士站候車。未排進隊伍之前,已看見有一輛私家車停在馬路旁,亦有救護車、交通警員,救護員正在護理傷者(路人),從現場所見,應該發生了交通意外。
  當時沒有太細心留意,因為事發地點是在巴士站後面。過了約五分鐘,聽見兩三名警員開始問途人,有沒有看見交通意外的發生?排在前面的女士細細聲答:「見到嘅都坐車走咗啦!」從這句話可以知道香港特區警察辦事能力之高,自己在到達巴士站前已看見發生了意外,及後五分鐘才有警員向途人查問,即距事發時已經過了十至十五分鐘了。警員到達現場時不即時查問,待看「熱鬧」的人都散去後才向候車的乘客查問,是不想知道真相?還是裝模作樣依足規矩行事呢?
  因為有警員向途人查詢,每個人的注意力又轉回事發現場。這時見到有兩名記者採訪,一個以攝錄機拍攝,另一個以相機作紀錄,拍攝對象是站在交通警員旁的一名男子,相信是私家車駕駛者。未幾,一轉頭待看看乘搭的巴士到站否,即傳來叱喝聲:「你做乜打人?」這時見司機向記者推撞,有所企圖,可是,跟著發生可是奇怪的現象。
  之後雙方雖然有對罵,但很明顯,是司機先向記者推撞,可是被警員分開的卻是記者。由此可見,就算有執法人員在場,只要有車,只要夠惡,對任何人動手都可以,因為執法人員不會保護受害人,反而會勸喻受害人離開。
  走筆至此,就會明白為何警方會對手無寸鐵的示威人士作脫衣搜身,卻對惡人低聲下氣;也會明白為何醉酒駕駛撞死人只判一個半月監禁;亦會明白為何動手打人的被捕人士沒有被戴上手銬,反而是記者採訪時卻被警方反鎖雙手帶走。

星期一, 12月 03, 2007

投票日與佈道會

  朋友寄來兩張星期日(12月2日)的「香港葛福臨佈道大會」入場券兩張,雖然不是教徒,但也有興趣去佈道大會,除可希望感染宗教氣氛,也可感受馬禮遜牧師來華宣教二百週年的經歷與過程。
  葛福臨佈道大會由11月29日至12月2日,佈道地點是在香港政府大球場。由於上班要經過港島的灣仔區、銅鑼灣區,而這兩個區凡是大球場舉行任何活動必定會交通大阻塞,於是決定這幾天提早出門。11月29日,提早了二十分鐘上班,由香港仔隧道開始,雖不是太擠塞,巴士緩慢行駛,回到工作地點,比平時用多了約十分鐘,加上提早二十分鐘,即是用多了約三十分鐘。
  11月30日星期五,凡星期五交通都是比較繁忙,今天加上有活動,交通又會怎樣呢?一到巴士總站,怎麼了,整個巴士都是人,出銅鑼灣的巴士全車爆滿,幸好很快就有第二班到;去中環的巴士站只見人龍,不見巴士;過海巴士站依然一條長龍,幸好自己所乘的往北角巴士準時到達,行車時間和昨天相若。不要以為自己沒有太受交通擠塞影響而高興,電話一響,父母從九龍回家,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並要徒步往另一過海隧道線乘車,還問為何往香港方向會如此塞車。
  12月1日,這天是例假,不用上班,可是要往九龍探望親友。由於心情比趕上班時輕鬆,既然交通擠塞就由得他吧。一上車已知出事,接獲電話,鄉下婆被困在香港仔隧道內已超過半個小時,車子依然動也不動。怎麼辦好呢,約十五分鐘後也會到達隧道口,想掉頭走也不能了。沒有辦法之下,只好閉上眼睛扮休息,希望時間快過一點。扮歸扮,交通擠塞依然是交通擠塞,結果這天塞了接近一個半小時。
  12月2日,投票日,今次港島區立法會補選,政府沒有了上次區議會「高智」宣傳方式,因為候選人多,稍有暗示和數字有關,容易給人說是偏幫,所以那些類似區議會選舉的宣傳片全不見了。星期天交通應該好一點吧,想去看佈道大會,經過了三天的大塞車,若要提早兩個小時出發,實在叫人提不起勁,於是放棄。心想上帝是全知全能,人的弱點與無能祂肯定知道的,塞車正好給了自己一個藉口。
  不要以為星期日就不會因為佈道會而塞車,當六時前在北角下車,電話響起,傳來特別交通消息,提醒要盡早上班,因為香港仔隧道往灣向已開始擠塞,隧道已實施了間封。真是感謝,包括上帝在內,今天應該不會遲到的,因為已提早了一個小時出門。

星期六, 12月 01, 2007

抬槓

  一個人做事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願意接受國家所指示的工作、有一定的辦事能力,有動員能力,能夠有效地宣傳,而且得到愛國人士的支持,這個人出來競選,理應投票是投給他啊!
  但投票是不是有另一層意義,或是說是民主的體現,也可說是人民力量的展示呢?
  當全個國家都支持一個人,當全人類都眾口一聲,我們為了表示這個地方還有民主,為了表示這個地方還可朝更民主的方向發展,正正為了這個表示,投票應該投給另一個候選人。
  如果我們相信人民可擁有力量,如果我們還相信人民應該擁有力量,如果我們相信我們的一票仍然能起著決定的作用,那麼我們為甚麼不去展示我們的力量。當國家機器說是贊成的,我們要讓國家知道反對的珍貴,所以就要和當權者抬抬槓。

星期四, 11月 29, 2007

趕走一個更壞的!

  港島區立法會補選今個星期日(12月2日)舉行,投票給誰或是投票與否,本來沒有甚麼興趣,反正立法會議員沒有甚麼能力,亦沒有甚麼意志去改變議會與社會,一個月收幾萬元薪水(他們叫議員津貼),開一間議員辦事處,用市民的血汗錢請幾個議員助理,所有開支實報實銷(同樣用納稅人的金錢),開會又不一定要在場,立法會又有咖啡茶水免費供應,有時間上立法會轉一個圈交際一番,無時間又可以不出席,這樣無所事事又一個月。
  所謂立法會,究竟又立過甚麼法真是不大清楚,例如加重醉酒駕駛的刑罰,聽聞要待明年或後年才可上立法會,等得他們立法又不知要枉死幾多人。對於侵犯人權、侵犯個人私隱,而且是私自執法的看電影前要搜袋,又竟然沒有一個只有他們才擁有立法權利的尊貴議員出來說一句公道話,真令人懷疑立法會議員是否存在。
  本來沒有甚麼興趣談這些,今天終於有人問到投票會投哪一位。
  投票會投給誰,我真的不知道!亦覺得沒有得選擇!有些人以為不投票,或是投一張廢票是一個最佳的選擇。沒錯,對於一班沒有自由意志、可有可無的候選人而言,棄權可說是一種態度。
  不過,我卻堅持自己所追求與相信的:
  投票,並不一定能夠選出一個「好人」;不過,投票,肯定可以趕走一個更壞的人!

星期三, 11月 28, 2007

「善用資源」

  超級市場是否免費派膠袋,竟然可以登上報章、電視、電台的新聞頭條,又可以接連兩個星期成為話題,真是始料不及,是香港市民的質素低?還是超級市場想向政府作一個示範,想收膠袋稅?想和做是兩回事。
  愈來愈看不起那些所謂環保組織,既然減少使用膠袋對環保有好處,為何百佳超級市場當初推出減少使用膠袋的方法時,不站出來表示大力支持,卻要等到收回要捐款才有膠袋送各方皆輸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補救方案之後,才跑出來說超級市場減少派膠袋為環保是假惺惺呢?
  如果那些所謂環保組織或團體,覺得減少使用膠袋是合理的話,應該早早就呼籲各大超級市場,每派一個膠袋就收取一定費用,你說是環保稅亦可,說是付錢買膠袋也可。為何他們不早說呢?因為他們是打著環保之名,卻不知環保為何物。好了,待商業機構拿環保來「作秀」,他們又跑出來指指點點。根本每個人都知道,商業機構的環保作業,前提是宣傳,二是減少成本的開支,三是增加產品的價值,最後才是盡點社會的責任(還要看成不成立)。
  用膠袋要付稅,環保組織反對;免費派膠袋,環保團體同樣反對,究竟他們想做甚麼呢?或者只有他們才懂得「善用資源」,一有機會,必定出來亮相。

星期一, 11月 26, 2007

無題

  據新華網報道:

  (北京11月26日電)國家主席胡錦濤2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與法國總統薩科齊舉行會談。雙方就雙邊關係和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及地區問題全面、深入地交換了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取得了積極成果。
   兩國元首共同回顧了中法關係的歷史進程,高度評價兩國關係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一致同意,繼往開來,攜手努力,把中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推上更高層次、更廣領域。
   胡錦濤讚賞薩科齊總統執政以來,秉承中法友好傳統,積極發展對華關係,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臺獨」,支持中國和平統一大業。他說,當前,中法關係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兩國戰略對話日益深入,政治互信不斷加強。雙方在多邊事務及重大國際問題上保持密切磋商與協調。雙方經貿合作不斷擴大,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重大合作項目成果斐然,人文領域的交流合作方興未艾。

  對於胡錦濤所說的「秉承中法友好傳統」云云,似乎胡錦濤沒有看歷史。中法友好是不是傳統真是天曉得,遠的不說,就以上一個世紀的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其中是包括法國的,以法國所派出的兵力計算,排行第四,僅次於英國。法國當時共派出五艘軍艦、三百九十名陸戰隊及三千一百三十名陸軍,八國聯軍入侵,導致後來清朝簽下《辛丑條約》賠款達九億八千二百多萬兩白銀,亦因聯軍佔領北京,對北京城,包括紫禁城、頤和園、西苑等進行大肆搜掠,在翰林院所存的《永樂大典》亦被破壞或盜取。(Gaelgaelman不可不留意。)
  另外,就是自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法國在全中國就共有四處租界,包括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漢口法租界和廣州法租界。其中上海法租界有一條著名的街道——霞飛路,更是以法國一位將軍的名字來命名。據介紹:  

  霞飛路東起敏體尼蔭路(今西藏南路),西至海格路(今華山路),全長5500米。霞飛路是1900年有法租界公董局興建,最初的名稱是西江路,1906年改名寶昌路(Route Paul Brunat),1915年6月更名霞飛路(Avenue Joffre),1922年3月,由法國將軍霞飛舉行揭牌儀式。

  胡錦濤所說的「秉承中法友好傳統」是不是指這些呢?真是不敢去想,畢竟他們的價值觀與別不同。對於西方強國,他們自卑得看不到歷史;對著爭不回的領土,他們會說「那裏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來自我安慰;對於連提也不敢提的是非對錯,他們只能秉承自己的「優良傳統」。

星期四, 11月 22, 2007

似唔似?

  有一張圖片,聲稱可以看見一個男人在圖中,原文是以英文寫的,花了一段功夫才看得明白。對於自己來說,看不看見那個男人不重要,而是看完那段英文會學多幾個字。

THE TRICK IS TO FIND THE MAN IN THE COFFEE BEANS:
This is bizarre - after you find the guy - it's so obvious. Once you find him - it's embarrassing, and you think, Why didn't I see him immediately?

  之後還有一大段的文字(在此省略),如花多少時間看到會怎樣怎樣,超過幾分鐘仍看不到又不知是缺乏甚麼等等,但好像沒有說明如果真的看不到時會又甚麼後果。

  從桂林乘遊覽船遊漓江,經過興坪鎮之前,會看見一處名勝,叫「九馬畫山」。為何會記得興坪鎮?因為當年美國總統克林頓,在任期的最後一年不理「政事」,開始去全世界遊山玩水。來到中國,在西安有所謂盛唐歌舞歡迎,到了桂林,訪問了一處窮鄉僻壤,坐下喝了杯茶,感受了桂林山水,那個地方就是興坪鎮。
  桂林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灰岩經過億萬年的風化侵蝕,形成了千峰林立。說它是山,但那裏的山並不是太高;說它是峰,遠遠近近形如獨立,有如一幅一幅的山水畫。船行至一彎,遠處一山幾個峰,山側如一片平面,除綠色之外,有幾處如塌下了石灰,露出了灰白色,那裏便是「九馬畫山」了。
  「九馬畫山」何解?根據同船的導遊介紹,是共有九隻馬畫於這山之上,甚麼右邊有一隻母馬,下面有兩隻小馬云云,而他(導遊)看了這麼多年,數來數去也只能看見七隻馬在山壁上。話說某年,某國家領導人來到桂桂遊漓江,經過同一處,靜觀了五分鐘,領導人說終於能看見有九隻馬,可是領導人沒有說明那九隻馬究竟「畫」在哪裏?
  漓江也許自古有一個傳說,能看見九隻馬的必是達官貴人,看見八隻的會如何,七隻又怎樣,餘此類推,可是當天我確實連一隻馬也看不到,卻看見十數隻水牛載浮載沉於水上,樂在其中。

省略原文:
Doctors have concluded that if you find the man in the coffee beans in 3 seconds, the right half of your brain is better developed than most people. If you find the man between 3 seconds and 1 minute, the right half of the brain is developed normally. If you find the man between 1 minute and 3 minutes, then the right half of your brain is functioning slowly and you need to eat more protein If you have not found the man after 3 minutes, the advice is to look for more of this type of exercise to make that part of the brain stronger!!!
And, yes, the man is really there!!!

星期三, 11月 21, 2007

《浪漫戀巴黎》

  紀錄片《浪漫戀巴黎》在暑假播映一連三集,轉眼已是兩個多月前的事了,最近因為錄影帶短缺,無奈「先睹為快」。
  主持人Sandrine走進巴黎大街小巷,除介紹歷史與文化,也走進地下,深入巴黎不為人知的一面。巴黎可謂法國的縮影,無論是充滿革命的浪漫情懷,還是經歷血腥的暴民政治,巴黎是迷人的地方,同樣亦有陰暗醜陋之處。
  談到波希米亞、波普族,也說到新浪潮電影:

  「新浪潮電影,是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的地下電影運動,杜魯福與高達等導演決定對抗荷里活,將軍事、政治混合性和風格,他們將電影表現巴黎迷人的一面,讓真實的地方變得刺激。
  新浪潮電影混合了荷里活魅力和左岸智慧、流氓和紅顏禍水,以存在主義形式探索孤獨和隔膜等問題。不管是孤獨者還是歡天喜地的人,新浪潮電影的主角心裏總是孤獨的。新浪潮的拍攝技巧和傳統電影不同,最常見的是跳接,從順序的片段分成幾段,破壞時間的延續。觀眾一定要記著看的是人為東西,也就是電影,聲音可以刪去,銀幕上可以打出字句,展現電影拍攝的技巧,但新浪潮的真正紅星是巴黎。巴黎從未如此受寵,電影從頭到尾都是巴黎不同的地方。……」
  亦談到沙特與存在主義,Sandrine以這句話概括:「存在主義認為人在世上是一個個體,要自己製造人生意義。」
  而沙特亦說:「我不能否認神不存在,但我沒法忘記竭力呼喊神!」

  一個地方像是世界的中心,雖則法國或是巴黎近年有點褪色,可仍是全球渴求的焦點。

星期二, 11月 20, 2007

投票

  從來都不喜歡那些自稱所謂「民主派」,或是甚麼「泛民主派」,因為總不明白甚麼才是「民主派」或「泛民主派」,而兩者又有甚麼分別。
  也從來不相信「民主」是萬試靈藥,也不相信「民主」真的可以替人民爭取到權利,因為很多惡事都是借「民主」之名而行。
  投票並不能真的反映民意的依歸,因為有時候真理可以在少數人手中。
  但無論如何,投下一票,並不一定能夠選出一個最好的;但是投下這一票,肯定可以趕走一個更壞的。

星期日, 11月 18, 2007

倒數

  今天是區議會選舉投票日,之前看電視,看見特區政府的選舉宣傳短片,真令人迷惑。
  潮流時興玩倒數,甚麼都喜歡倒數一番,連宣傳投票也不例外。還有一日,第一個入電梯按11字,代表11月;第二個按18字,代表18日,最後一位小姐(為甚麼會是小姐呢?有歧視之嫌。)卻按一字,會不會是代表一日?
  特區政府不是經常宣傳環保的嗎,又鼓勵市民多行樓梯,保持健康體態,上一樓都搭電梯,真是阻頭阻勢。
  香港是一個亞洲國際都會,不是一個民智未開的第三世界地區,更絕不是一個中國沿海小城市,只要說明11月18日是投票日,選民自會去投票,其他的「倒數」全是廢話。
  與其特區政府這麼喜歡倒數,不如替每一任特首的任期作倒數預告,先由曾蔭權開始,「曾蔭權的任期還有四年二百多少天……」

星期三, 11月 14, 2007

選擇

  去了上海六天,回來後知道有這則新聞,於是上網找來看。為了緝捕誰「洩露國家機密」,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妙就妙在竟然需要「外部勢力」來協助。
  早前雅虎取消相簿,將所有照片轉至早已被雅虎收購的Flickr。Flickr有很多有趣的功能,例如可以將照片的拍攝地點指在地圖上,而且位置準確,這樣可以省卻記下當時的所在地,又可增加觀賞照片的趣味。知道Flickr這個名字是在國際台的一個紀錄片節目上,當時主持人介紹說Flickr是免費的軟件,可是一到香港,卻是收費的。
  本來收費沒有甚麼不妥,這是你情我願,想增加功能與儲存量,付費是無可避免。可是yahoo!相簿是免費的,且有無限儲存以吸引人們使用。怎知當雅虎收購Flickr並完成中文版後,就將yahoo!相簿關閉及將照片轉至Flickr加三個月升級版,如果三個月後不付費升級,只能顯示最新上傳的二百張照片及三本相簿。
  這一限制,等同以前在yahoo!相簿的所花的功夫完全白費,除非是付費升級!
  有時候不禁要想,所謂「企業責任」何在?不過在這資本主義社會,一切以金錢掛帥,那些「企業責任」只是鏡花水月。雖然不喜歡雅虎向錢看的做法,尚可慶幸的,我們還有選擇的自由。

美國聽證會上 邊道歉邊狡辯 披露師濤資料 稱依北京法例
YAHOO!楊致遠遭狠批道德侏儒

「楊致遠是科技及財富上的巨擘;但在道德上,你是個侏儒!」美國眾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前天就雅虎向中國提供資料導致中國編輯師濤判監10年一案舉行聽政會,雅虎行政總裁楊致遠出席作證,向在場聽證的師濤母親鞠躬道歉,但他同時聲稱只是依照中國法律行事,拒絕向受害人補償,也拒絕承諾雅虎將來洩露用戶資料,結果被委員會主席藍托斯(Tom Lantos)狠批是個「道德侏儒」。狠批是道德侏儒,沒有骨氣。
楊致遠和雅虎副行政總裁兼法律總顧問卡拉漢(Michael Callahan)一起出席聽證會。兩人入座前,先向師濤母親高琴聲鞠躬道歉。
2004年,任職湖南《當代商報》的師濤透過雅虎香港的電郵,向境外發放了一份關於北京嚴禁傳媒報道「六四」周年活動的文件,雅虎向北京供出他的資料,他翌年被判洩露國家機密罪成,鋃鐺入獄10年。
向師濤母再三鞠躬致歉
楊致遠作證時說:「我為中國政府對異見人士的行徑深感抱歉,對於受害者的家人,我也感到難過。」當藍托斯要求他和卡拉漢向坐高琴聲「乞求原諒」,兩人二話不說,轉過頭向她再三鞠躬致歉。她忍不住掩面哭起來。
但鞠躬致歉的同時,兩人同時為當年供出師濤資料作出辯解。楊致遠說,當日根本不知向北京供出涉及政治異見人士的資料,而且雅虎要繼續在中國市場運作,就必須依照中國法律行事,而雅虎一直致力「全力保護人權」,所以「不認為雅虎有人試圖做錯事」。
他這番辯解,令與會議員為之氣結,群起攻之。議員指摘卡拉漢去年2月作證表示不知道北京調查師濤涉及政治,是作出虛假證供,因為有文件顯示北京當年給雅虎的通報中表明,當局正在調查一個涉嫌向外國洩露國家機密的雅虎用戶的資料和訊息。卡拉漢回應時歸咎一名亞洲律師沒告訴他通報內容,他只是在作證後數月才知道,而他上周已向國會發出道歉信。但藍斯托狠狠抨擊,他「是故意欺騙」。
對於雅虎將來是否會支持國會正在推動禁止網絡公司洩露用戶資料的法案,楊致遠和卡拉漢也只是含含糊糊。卡拉漢說,雅虎正尋求方法整頓在國外的營運架構,以免將來再有用戶資料落入專制政權手裏。楊致遠則迴避問題,不肯說是否支持法案,也不肯表明是否願意向師濤家人提供援助。
被指「沒骨氣」只顧生意
態度模稜兩可,氣得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藍托斯連珠炮發,狠批楊致遠是「是科技及財富上的巨擘;但在道德上,你是個侏儒!」,「沒有骨氣」只顧跟中國做生意而和暴虐政權朋比為奸,在結語時表明對雅虎極度失望。
在場記者說,楊致遠在聽證會炮聲中如坐針顫,聽證會完畢,藍托斯也沒有照慣例,走下主席台與兩人握手。說到底,聽證會成功迫使雅虎高層向師濤家人直接道歉,但始終沒解決一個最重要問題:網絡公司將來如何抵制中國的類似要求。
路透社/法新社/美國《洛杉磯時報》/多維網站
(摘自2007年11月8日《蘋果日報》)

星期五, 11月 02, 2007

機票

  明天往上海,昨天才拿到機票。現時香港來往上海,因為航班多,票價相對便宜,來回才1250元,反而是兩地機場稅合共460元,幾乎是半張機票,就是因為911,坐飛機的好像都是恐怖分子,為加強保安,保安稅比離境稅還要貴。
  以前的機票,是幾張一本,覺得那些過底紙很是神奇,只要在第一頁打上資料,之後數張有著同一的內容,遇上並不需要打上資料的,那一欄的紙質會作特別處理,不能過底,或是以密集的暗花蓋過原有資料。據聞這些過底紙不能循環再造,用後全部作廢,根本連廢紙也不如,一是焚化,一是堆田,雖是高科技產品,卻對環保沒裨益。
  近年潮流興環保,連機票也要環保,除了因為所謂環保原因外,另一就是以前的機票成本頗高,航空公司又要推出廉價機票,又要減低成本,於是想出了電子機票這東西。
  何謂電子機票,就是訂機票時,只要給航空公司或代理公司一切個人資料,用電腦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用一張紙,至出發往機場後,在登記登機證時拿出身份證明文件核對便可。省卻了紙張、省卻了時間,因為網上訂機票也可以。
  如果覺得不夠實在,可以要求傳真一張電子機票的一切資料作為參考用,免得忘記了出發日期、航班編號、航班時間、目的地等等。
  熱能傳真紙也是不能循環再用,但已經比傳統機票省卻更多用紙。可是,還是喜歡傳統機票,問題不在於環保不環保,而是傳真紙是會褪色的。那張機票雖是不環保,但是卻有另一種價值與意義,因為可作為留念。

星期四, 11月 01, 2007

葛量洪號

葛量洪號準備吊上岸

  服役近半世紀的消防船「葛量洪號」,退役後給吊上岸上,安放在鰂魚涌公園,上個月開放供市民參觀。每次乘巴士經過東區走廊看見葛量洪號時,都覺得它像是孤單寂寞的籠中雀。
  報載「葛量洪號」於○二年退役後,康文署及建築署一直進行將滅火輪展出的預備工作,包括修復已耗損的部件,及於魚涌公園進行地基整固的工程。康文署文物修復組總館長陳承緯透露,各項工程共耗資三千三百多萬元,當初決定花費三百多萬將船吊上岸,目的只為改善船隻的保育條件。
  為展覽一艘船,花費就是三千三百多萬元,目的就是保育。滅火輪是死物,究竟如何「保育」,令它生長、令它繁殖、令它好好生存,真是考起。展覽一艘對於香港人來說有「集體回億」的葛量洪號,地點可以選擇在鰂魚涌公園而不在海防博物館或消防博物館,更令人摸不著頭腦。因為鰂魚涌公園真是只是一個公園,附近並無博物館或展覽館,更無消防局或消防碼頭,如果真是要參觀葛量洪號,必須懷著「朝聖」的心情。
  本來花點金錢,特區政府喜歡安放在哪裏便安放在那裏,但是將葛量洪號吊上岸,跟著以一半建築物、一半欄柵將它團團圍起來,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無法一窺這艘風光一時的滅火輪的全貌了。
  想將一件事或物湮沒人間,被人遺忘,最佳的方法莫過於如雀鳥一般用籠圍起來,受「保護」至消失。

星期二, 10月 30, 2007

另眼相看

  甚麼叫「學生愛自由」?
  即是愛自由才是學生,抑或是只有學生才愛自由,不是學生就不愛自由?
  看來看去就是看不明白!
  上星期六無意中在家中看了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放的占士邦電影《新鐵金剛之明日帝國》(Tomorrow Never Dies),傳媒大亨狂妄自大,企圖隻手遮天。當年上映時覺得沒有甚麼特別,以為是指獨裁者才會如此,今天看來,鐵金剛卻是另有所指。
  水平之低,水準之下降,有幸站在一旁觀賞,真要另眼相看。

星期四, 10月 25, 2007

天水圍

  對於天水圍認識有幾多,相信大部分人都不多,但是對於所謂的「悲情城市」、「圍城」之類的名稱,又有多少人會喜歡?將天水圍標籤化,這都是傳媒一手造成的錯。
  傳媒最喜歡就是將一件簡單事情複雜化,或是將複雜事情簡單化,將天水圍稱為甚麼「悲情城市」、「圍城」,就是將複雜事情簡單化的結果。
  將時間推後一點,以前屯門、元朗不是這樣的嗎?再推後一點,以前的慈雲山、藍田(雞寮)、觀塘、、牛頭角、九龍城、土瓜灣、深水埗、北角、柴灣、筲箕灣等等也不是如此嗎?或更早一點,白田、石硤尾、樂富(老虎岩)等等都有著同一命運。早年是難民,六七十年代是逃亡潮、八九十年代是移民潮,有從香港移民到外國,也有從大陸移民到香港。
  社會貧富懸殊,住在新發展區的,大部分都是勞動人民,遇有家庭糾紛、悲慘事情發生,傳媒報道大多是哀其不幸,懷著同情的心,那會如現在般分區、分類,又怎會將某個地區標籤為甚麼市、甚麼城,因為我們同是過來人。
  當世界變遷,當人(指傳媒)變得愈來愈冷血時,不幸的事情發生時,卻好像永遠和我們無關,因為傳媒已替新聞分了類,他們更自以為自己是上帝。

星期四, 10月 18, 2007

聖母神樂院






  位處大嶼山的聖母神樂院,如果由愉景灣或稔樹灣前往,約行大半個小時,並不是太遙遠。神樂院有間小教堂,沒有特色的建築,份外顯得樸實無華。教堂向海的一面,有TM兩個大字,若是乘船從坪洲過來,又知道神樂院的位置,一定可以看見Trappist Monastery這兩個英文字的縮寫。至2000年,改名為「Our Lady of Joy Abbey」。
  據「聖母神樂院滄桑五十年簡史」介紹,聖母神樂院的前身,是在河北省正定河灘,後來因為共產黨解放全中國,幾經走難與逃亡,覓得渺無人跡的大嶼山成立修院。
  教堂外有聖母像,一座中西合壁的小亭建築,紀念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從稔樹灣行至神樂院,沿途有十四處苦路,紀念耶穌受難。
  關於拜苦路,有文章可作參考:

苦路的逾越
  拜苦路,是我們教友熱心的敬禮。這敬禮,是仿效早期的朝聖者,往耶路撒冷,瞻仰基督受難的地方,體味救主為我們犧牲的愛情。自初世紀起,熱心的教友已開始往巴勒斯坦朝聖。十二世紀,歐洲各國教友,往聖地朝聖的,更絡繹不絕。他們回家後,依照在聖地看到的,做了一些紀念基督受難的亭子或紀念碑。十七世紀時,方濟各會士聖利安納St .Leonard of Port Maurice大力宣傳拜苦路。
  1731年,教宗格來孟十二世Clement XII,正式確定十四處苦路及拜苦路的敬禮方式。十四處苦路的事蹟,有些載於四福音,有些則屬口傳。
  現在,差不多所有的聖堂,都掛有十四處苦像,方便教友平日也可瞻仰敬禮。當然,也有不少地方,仍會設置戶外的苦路,尤其是著名的朝聖地,而香港大嶼山神樂院也在山上設置了。另外有些地方,例如露德,更特別設計了病人苦路,好照顧病者的需要。總之,不論何種設計,都為幫助教友默想基督的苦難,激發愛主之情。
  傳統定下來的苦路十四處,以基督死在十字架上,埋於墓中作結。今日,神學及禮儀的發展,強調不應把基督的苦難、死亡和復活分割;死亡是過程,復活是最終的目的。因此,現代的苦路,多已加上了第十五處,即包括了紀念主耶穌的復活,使逾越的訊息更為清晰,圓滿的救恩過程更被彰顯。
  走在基督的苦路上,看似是陪伴基督受苦,或把自己代入為西滿,在為分擔基督背負十字架的重擔。其實,不要忘記,在我們人生的路途上,基督每天都與我們同行,與我們一起受苦,時刻安慰我們,救助我們。就讓我們把自我埋葬,與基督共死,好能一心仰望復活的逾越吧。
(拜苦路資料參思高聖經學會出版社《苦路》及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逾越之旅》)

星期二, 10月 16, 2007

心情

  上網找羅大佑所作的一首歌的歌詞,偶然看了一篇文章,內容大意是講到時間的飛逝,以前聽羅大佑的歌覺得很前衛,現在聽羅大佑,別人會問羅大佑是誰。
  時光流轉,情懷不再,似乎是難免的事,但是聽首歌也要管別人怎樣說?
  母親喜歡看粵劇,間中她會說說哪一位唱得好,哪一位做得好,自己對粵劇全然不懂,她說的只有聽。例如林家聲唱做俱佳,阮兆輝是神童,謝雪心比梅雪詩唱做都要好,尹飛燕、白駒榮、吳君麗、麥炳榮、紅線女、陳好逑、尤聲普……等等,有些真的不知道是誰,但是她就是不管你知不知道是誰,她還會說看過的由內地來的粵劇團。
  當聽她說到紅線女怎樣怎樣,馮寶寶父親又怎樣,鄧碧雲做大戲時裝扮如何輝煌,某個大老倌唱至失了聲等等,那時會有一刻的衝動,真的希望能找到這些粵劇從頭到尾看一遍,看看到底會有何吸引!
  說自己所喜歡的,又何須別人認同不認同,可以感染的,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星期日, 10月 14, 2007

行山去

  由愉景灣經神樂院往梅窩,路程並不長,走走看看,約兩個半小時。如果要挑剔,稍嫌起步的路程太遠,首先,從港外線碼頭乘船,現時的碼頭因為填海關係,搬至最外面,有如城市之中的沙漠,尤其是愉景灣碼頭,若從恒生銀行總行直線往外行,也得五至十分鐘(主要看懂不懂走);若從舊天星碼頭前往,則起碼要十至十五分鐘,橫過馬路又困難,近交易廣場處又修路,左轉右拐,真是幾經折騰。
  來往愉景灣,船公司提供頻密班次,每半小時一班,半份報紙未看完已經到達,只是船費較貴(單程27元),不過對於住在這裏的人士來說,交通方便快捷最重要。
  空氣質素不好,加上狀態不佳,起步初期確是有點沮喪,不過每當用心留意,總有令人放開懷抱,吸引投入之處。以前住處有一個花槽,媽媽種了一盆指天椒,間有就會用這些辣椒蒸排骨或是炒菜,會否特別好味則沒有比較過,就是覺得自己種的辣椒很有趣,兼多一分自豪感。這天也看見指天椒,有一米多高,比我們所種的大得多,依舊覺得很親切。
  行山主要就是登高,每向上踏一步都倍感吃力,但當登至高處,無論是向前望或是回望剛才所走過的,一條延綿不斷的小路展現在眼前,像是走過、似要征服,個人雖渺小,但也留下足跡。

星期四, 10月 11, 2007

投票?

  縱觀區議員陶君行在網上電台的言論,從頭至尾都是反對陳方安生參加立法會補選,並且為葉劉淑儀拉票。有時候會覺得這等議員那些「私人恩怨」的說話,實際上是多麼的奇妙。
  首先,為填補馬力的空缺,所謂泛民主派一時之間不知會是哪一位出選,一來是怕輸,二來是怕了葉劉淑儀出選,因為葉劉淑儀如果真的當選,那麼當年「反廿三」豈不是前功盡廢,給葉劉淑儀一招回馬槍,殺個措手不及。
  各人都想選,但各人都沒有實力,也沒有必勝的把握,結果黃毓民力陳最好由陳方安生出來,對抗葉劉淑儀,並說如果陳方安生出選,必定義無反顧地全力替陳方安生站台。幾番猜想,又幾番折騰,陳方安生見步行步下終於決定出選,並依足黃毓民所設定的甚麼初選機制,參加甚麼辯論、甚麼投票、甚麼民意調查,之後獲得提名。
  雖然居住在港島區,但對於甚麼立法會補選卻全無興趣。那些自命為泛民的立法會議員(包括區議員之類)表面上說為民請命,實際還不是返工放工,每月有五萬多工資,一年有百多萬「實報實銷」的津貼,可以租地方請助理,儼如一個老闆。但是他們又做過甚麼呢?
  停車熄匙,得個講字。增加醉酒駕駛刑罰立法,幾年下來依然毫無進展。駕駛時不可使用手提電話,聽聞已立法,但是滿街都可見一面駕車一面拿著手提電話談話的司機;後來又說這法例有缺點,可是解決方法呢?意識形態之爭或可明瞭,民生問題依舊是敵人贊成的就去反對,敵人反對的就要贊成。一人一票是目標,絕不是靈藥,世事絕不是非黑即白,大方向正確時,有時候是要求同存異。
  既然黃毓民主席說了「義無反顧」支時陳方安生參選,現在呢?陶議員因為對公務員高官一向懷恨在心,就開始說如果他是港島區選民「兩個阿太都不會投票」,「陳方安生和泛民根本不同理念,為何要支持她?」「忙於選區議員,有誰有時間替她助選……」等等的說話。作為一個選民,當聽到這些所謂民主派議員,口口聲聲就說港島區中產選民虛偽,「你們還不是會投票給陳太。」這些說話時就覺得好笑,常常以為他是替葉劉淑儀拉票。
  說真的,真是希望葉劉淑儀勝出,還要大勝,反正所謂民主派都是狗咬狗骨。投票給陳方安生是虛偽,投票給葉劉淑儀是支持建制或是親共產黨,投棄權票呢?陶議員一定是這樣高興地說:「輸咗唔好賴我!」

星期二, 10月 09, 2007

到底想怎樣?

  星期六晚上往打乒乓球,一進場,已聽到叱喝聲,是另一邊教練在教一個小朋友打球。
  「要轉動上身!」
  「要用手臂動轉動上身,腰以上由右至左轉動。」
  「轉呀,要轉啊!」
  「不可以只是點頭。不是知,是要做啊!」
  因為伙伴還未到,於是離遠觀看,心想這個教練真是嚴格,每打一球都有要求,而所教的約七八歲的女孩,場邊坐著一位女士,像是女孩的母親。
  未幾,同伴到來,於是開始對打,只是打得很輕鬆,因為現時打球,不是為爭名次,主要都是為了多運動,追求的是繁忙的工作後能有紓展身心的活動。
  可是,另一場上的教練的喝罵聲卻愈來愈大。
  「叫你轉動身體打球,使力量能發揮得更大,你係未唔識轉身!」
  「轉身呀,無╳用,講極都唔╳識做,咁將來點呀?邊個養你?不如送你去保良局啦,以後就不用打球了!」
  女孩已經哭了出來。
  「講極你都做唔到,打機就咁叻,再唔識點打呀,不如去做雞啦,以後就唔使打有得食啦……」
  輪到女士開聲:「唔好打啦,不如送你去阿爺到,打機讀書,以後唔好學啦……」跟著傳來拍打聲,我們以為這兩個大人打那個女孩,於是一同轉身望去,幸好只是拍打枱面。
  責罵依舊責罵,可能見有外人在注意,稍稍收斂,過不了一會,男的說:「唔好再打啦,反正都係唔識。」於是三人便離開了。
  那個女孩原來是他們的女兒,那些地獄式的訓練不是在體能上,而是在言語上,連「送去保良局」、「不如去做雞」都可以說得出,他們究竟是想女兒將來拿下世界冠軍?還是將心中的怨恨發洩在女兒身上?不知這些說話是可以提升技術?還是可以將女兒的奮鬥心激發出來?
  如果侮辱的語言可以作為鼓勵,那麼令人振奮人心的說話將不再動聽;如果想女兒名成利就,乒乓球絕對不是上佳的選擇,應該去學習打網球;如果要打好每一球才能得到父母的愛,那些愛只有功利而沒有真心的付出;如果要拿下世界冠軍,心中應該是充滿喜悅,而不是心有淚水。
  運動不在恐嚇,不在憎恨。運動的意義在於贏了別人而戰勝了自己,運動的真諦在於挑戰了人生的極限,勇闖另一個高峰,更要在其中找到快樂。

星期一, 10月 08, 2007

反《色,戒》

  基於自由平等,為何看電影《色,戒》入場前要搜袋,有攝影器材要給電影院員工代為保管,不可帶進觀影,而看其他電影則沒有此規定呢?
  是歧視《色,戒》?還是歧視其他上映的電影?
  入場前搜袋,儼如帶袋就是盜錄者,這又是甚麼道理呢?法律已經規定,凡在電影院內進行盜錄,已構成犯法行為,是要經法庭定罪。
  但現在呢,盜錄並未發生,但為要防止盜錄,所以要對觀眾實施搜袋。但根據香港的法律,是要證明我曾犯罪,不是自己去證明自己清白。如果帶攝影器材進場看電影,最多只是懷疑盜錄,但絕不能定罪為一定會盜錄。
  入場前要搜袋,攝影器材要代管,即是等同不用懷疑,所有人必定會進行盜錄,所以要「防範於未然」。
  如此無法無天,只可能在香港發生,而現時又流行「畀面派對」,又會有誰不去看「一生人一定要看一次」的電影。
  不尊重自由平等,不追求獨立自主,不反對踐踏人權,相信以言論入罪的日子亦不會遠矣。

星期六, 10月 06, 2007

《色,戒》

  一看題目,一定以為是已經看過《色,戒》這電影,其實是絕不會去看,究其原因,卻是電影院一手做成的。
  首先得說明,沒有去過百老匯院線實地視察,一切只從報上報道得知,如果是真,就是拒絕去看的原因,如果是假,則是報章報道虛假消息。
  據報道,《色,戒》在香港上映,除規定不可攜帶攝影器材入電影院觀影之外,其次是先關掉手提電話,另外還要對攜帶手袋、背囊入場的觀眾進行搜查,以防有盜錄者偷偷攜帶攝錄機入場偷錄,不接受檢查的不准入場云云。
  踏入二十一世紀,香港可以發生這樣踐踏人權的事情,簡直是天大的笑話,而且又竟然沒有那些所謂文藝界人士作出反對,反而贊成這樣做法,香港電影界之沒落,完全是電影人、文化界一手做成的,絕對是他們咎由自取。
  早於數年前立法,凡攜帶攝錄器材進入電影院便屬犯法的條例已覺是笑話一樁。那些電影界人士,究竟是如何要求電影觀眾當去看電影之時,那天就是只能去看電影呢?
  一早約了女朋友郊遊,為了討好她,將全副名貴攝影器材帶在身,價值一萬八千元的攝錄機、三萬二千元機身的單鏡反光機、幾支長短不一的鏡頭,不值五萬也值四萬,又望遠鏡、閃光燈一大堆。晚上又在ifc訂了兩張戲票,一心想著看完電影跟著吃晚飯。
  去完太平山又去西環,穿過域多利監獄、中區警署再至蘭桂坊,從充滿懷舊的石板街走到高樓大廈林立的中環,一切都自由自在,一切都任人瀏覽,時空交錯中充滿浪漫,可是當從幻想之中走出來,終於遇到殘酷的現實。入電影院前要對所有袋類,無論是女士的名牌手袋,還是高科技設計的相機袋,一律要檢查,想入場嗎,攝影器材得由電影院保管,否則嚴禁入場。
  有無搞錯,又無帶爆炸品,手提電話都無個,十多萬的攝影器材放在沒有抽濕的地方兼毫無攝影常識的工作人員手上,還要被懷疑是盜錄者?決定不看電影,就此拉倒(指和女朋友)。
  知道未!以後去看電影就是只能看電影,之前或之後(之後或好一點)就別想再去其他地方!
  當未以身試法,就不能懷疑會犯法,況且攝影器材又不是違禁品,帶出街可以,帶進電影院卻不可以,何解呢?電影院不也是在街上的嗎?電影院又不是私人地方,為何有權可以搜查觀眾的手袋呢?
  如果為防止盜錄而使搜查成立,這裏豈不是變成警察國家?因為攜帶攝影器材入場觀賞電影而被懷疑盜錄可以成立的話,推而廣之,即是任何言論也可入罪。
  這等摧毀人權、踐踏自由的事情,竟然發生在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百老匯電影院線,作為追求自由平等的小小個體,一於反對到底。

星期五, 10月 05, 2007

睇「新聞」

  幾則本港新聞:
僱主因欠薪被判罰款九萬元
一間公司因違反《僱傭條例》支付工資的規定,被勞工處檢控,今日在觀塘裁判法院被判罰款九萬元。
  全香港都知道,成報欠人工、欠強積金供款,但又罰過多少錢呢?今年八月曾因欠人工欠強積金供款,合共罰款二十三萬元。另一宗在今年五月,因欠薪被罰款二萬六千元。
  時至今日,成報依然欠工資、欠強積金供款,為何不見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出來,為我們勞工階層爭取應有的權利。上一次成報被罰款,張建宗出來說那是個別事件。每一事件當然是個別事件,難道因為有僱主欠薪,會誘發至政府不出糧給張建宗嗎?
司機倒車撞傷人判服務令
一名男子凌晨在上環交通黑點突倒車170米,撞倒在橫過馬路的年老夫妻後不顧而去,被判200小時服務令。
被告承認危險駕駛、意外後沒有停車及報案共3項罪名,被判200小時社會服務令,停牌3年及罰款6000元。
  這名司機所犯的是甚麼呢?首先是倒車一百七十米(危險駕駛),二是發生意外撞傷兩名路人兼不顧而去,三是沒有報警。根據危險駕駛最高刑罰,是「可處罰款港幣25,000元及監禁3年。如屬首次被定罪,可被取消駕駛資格至少6個月;如其後再次被定罪,則可被取消駕駛資格至少18個月。」
  單是危險駕駛已可判罰款兼入獄,但現時是控告三項罪名,卻只是罰款六千元及二百小時社會服務令,全無阻嚇判罰。駕著一輛「殺人武器」在街上行走,而這個人是對社會構成威脅,為何會不被判入獄?
  另外,不知那個「僱主聯會」是甚麼組織,加薪加多少難道要由這個「組織」說了算?曾蔭權政府為製造社會「和諧」而加公務員人工,就肯定沒有參考「僱主聯會」的建議。奇怪在香港傳媒特別關心「加2.5%」這則新聞。
  誰說香港有法治!誰說香港有新聞自由!

星期四, 10月 04, 2007

雜感

  看「娃娃看天下」漫畫,其中一段瑪法達父親買了種子回來,準備栽種。瑪法達從旁觀看,父親即大談人生道理:「種子埋在泥土中,每天照顧、澆水、曬太陽,過不了幾天,小種子長出幼苗,茁壯成長,之後會開花結果……」
  瑪法達有點不耐煩地呼喝:「我們還未下種,不要這麼快將結果說出來……」
  想去琉球群島其中一個島旅行,還想收復那已失去的土地,雖則這不是自己的責任,但是以個人的大中華思想又怎知不可能。可惜的是,一看文字的使用,極之懷疑今天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否代表中國,縱觀香港、澳門、台灣,甚至是日本、韓國,可能包括越南、琉球群島等等,用以記載正史的文字全都是正體漢字,可是中國用的是簡體異體字,完全和大中華脫了節。你說那裏是「自古以來都是中國的地方」,當向下一掘,那些碑刻記載,怎麼連你自己都看不懂,還說是屬於自己的,人家又怎會相信。
  參加旅行團,一日三餐安排妥當,一踏出機場已有旅遊車在等待,玩完又送到酒店門口,一點麻煩也沒有,而且比自己買機票訂酒店更便宜。
  話雖如此,但是從排隊劃機位,出機場找公車,給指示弄得團團轉,飯又吃不飽,走路多過坐車,徒步超過十五分鐘驚唔識路返轉頭,今天又唔知明天會去邊……好處是可以早睡早起,既可看日出,又可看日落,連中午的陽光也不放過。

星期一, 10月 01, 2007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上網找一首歌曲,不過那些古董兼黑膠唱片才有的舊歌,現在已很難找到。無聊作罷,意外聽回Carole King的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據網上「安德森之夢」介紹:「這是歌壇才女卡洛金(Carole King)相當膾炙人口的作品,而且被翻唱多次,有些翻唱的版本歌名改成了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她自己後來也唱了這首歌,收錄在「織錦畫」(Tapestry)這張經典專輯中。」
  以前聽歌,多是夜闌人靜,猶其喜愛深宵節目,因為那時多播英文歌,而且一起音樂,說出歌名,由誰人主唱,歌聲正好響起,時間計得啱啱好。
  六七十年代是二次大戰後成長的一代,又經歷越戰(反戰)洗禮,開始追求人生的意義,追問人間的真諦,女權高漲,女性主義抬頭,獨立自主,特立獨行,所以Tapestry這張唱片一出即成經典。那時候美國時興出單曲細碟作為流行指標,以這張唱片計,幾乎每一首都可錄成細碟。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Carole King)
Tonight you're mine completely
You give your love so sweetly
Tonight the light of love is in your eyes
But will you love me tomorrow?

Is this a lasting treasure
Or just a moment's pleasure?
Can I believe the magic of your sigh?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Tonight with words unspoken
You'll say that I'm the only one
But will my heart be broken
When the night meets the morning sun?

I'd like to know that your love
Is love I can be sure of
So tell me now and I won't ask again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I need to know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時移世易,六七十年代是追尋理想的年代,而八九十年代則已是理想幻滅的年代,那時是敢愛敢恨亦敢問,今天是看似黑白分明,實則是非不分。管他呢,找到另一首童安格的「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跟隨著「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的旋律,重拾當年開始學聽歌時的情況,不過就唔係幾知佢唱乜。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曲:童安格 詞:楊立德)
午夜的收音機輕輕傳來一首歌
那是你我都已熟悉的旋律
在你遺忘的時候
我依然還記得
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我早已經了解
追逐愛情的規則
雖然不能愛你
卻又不知該如何
相信總會有一天
你一定會離去
但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
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題歌
我知道你最後的選擇
所有的愛情只能有一個結果
我深深知道那絕對不是我
既然曾經愛過
又何必真正擁有你
即使離別也不會有太多難過
午夜裏的旋律
一直重複著那首歌
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

星期五, 9月 28, 2007

H&M

  一年半載之前,H&M在香港開幕,吸引了大批慕名而至的顧客,把店舖迫得水洩不通。這些外國名牌,只須略為宣傳,找麥當娜拍幾張照片,馬上就能招徠極度崇洋的香港人。月前經過,順道入內,發覺大部分產品都是中國製造,只是加了一個自家的招牌,立刻升價數倍至幾十倍,這真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悲哀。
  五月去上海時,經過淮海路。淮海路有很多具一定年數或是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而且各有特色,可惜大部分已租予各大名店。閒逛間無意中看到一間紅磚外牆,窗戶帶圓的建築物,外牆像翻過新,很是吸引,怎麼這幢樓宇沒人租?再看清楚時,只見一個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H&M」,名牌即是名牌,招牌也不用大。
  剛去過周公館、孫中山故居參觀,見過中國人的苦難,又怎會再有興趣入這些外資的商店瀏覽。還是繼續在淮海路徘徊,尋找那已失落了的冀盼。

霞飛路幾經改名
  上海灘最有名的霞飛路,初建於1901年,原名「寶昌路」,十年後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一名法國將軍之名改為「霞飛路」,取其「落霞與孤鶩齊飛」的意思。再於 1949年改為「淮海中路」,以紀念解放戰爭中的淮海戰役。這况曾是法租界,建築物充滿歐陸特色,梧桐樹林立,自古至今都是上海經貿文化的中心點。

星期四, 9月 27, 2007

準時

  下班時,最喜歡就是乘搭三時二十分的廠車,因為廠車至灣仔後,步行一小段路至巴士站,正好接駁從中環開三時三十分的通宵巴士,這時約三時四十分至四十五分之間,車行約十五至二十分鐘,一踏入家門,時鐘正好指著四時零五分。早到幾分鐘是賺,遲到幾分鐘只是自己行得慢。
  一向心地壞,時常想著如何賺,但可惜這個從來都不由得自己去作主。為何是如此呢?就是因為太準時,如廠車一般,也如通宵巴士一樣,每天都是太準時。如果他們不準時,自己則可每天賺四十五分鐘。
  當掃描完成,再交付到自己手中,永遠都是這麼準時,無論是只得一個五格四吋的廣告,還是有六個包括全版、十二格十、半版等等尺寸不一的廣告,奇怪的是永遠都是在二時二十八時至二時三十一分之間電話便響起:「有!」可惜,這時離之前的一班廠車開出時間還不到五分鐘,以自己工作之快,可以在一分鐘完成吧,也趕不及再乘升降機至地下,除非是從窗外跳下去,不過那時不是在天堂見就是在地獄見,又只可用一次,況且也不想在那裏和曾蔭權見面,所以這個從來也只是想而絕不會去做。
  這麼趕幹甚麼呢,等待的時間可以看看書呀、上上網呀、聽聽歌呀,有甚麼比善用時間更快樂呢?有數十支光管,看書就最夠光線;公司是用光纖傳輸,上網的速度最快,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網上一找,立刻可成半個專家;夜闌人靜,幾千呎地方,歌聲響亮又何妨,還可跟著和唱,看「有誰共鳴」?
  一切都是準時惹的快樂,廠車準時、通宵巴士準時,每一個時鐘都準時。我可不要跟隨大隊,我就是喜歡作對,雖然會嘗到苦果,但我上班就一定要遲!

星期三, 9月 26, 2007

中秋節快樂?

  昨天臨下班,同事跑過來,說了一聲「中秋節快樂」。「中秋節為甚麼會快樂?」只是隨口問問,沒想到立刻有答案:「例如聖誕都可以說成『聖誕快樂』,所以中秋節一樣可以叫『中秋節快樂』!」
  如果「中秋節快樂」成立的話,那豈不是可以「清明節快樂」、「重陽節快樂」,這樣說或許太過偏激,但「佛誕快樂」、「回歸紀念日快樂」、「國慶快樂」、「冬節快樂」又可不可以呢?
  「聖誕快樂」相信是從英文「Merry Christmas」翻譯過來,這句英文從何而來沒有考證,而譯作「聖誕快樂」也不知有沒有譯錯,這個姑且不論,因為是外來用語。
  以前會見「恭祝聖誕!並賀新年!」,過時過節,見面捎書,只是道賀問候一番,至於快不快樂,則絕口不敢提,原因可能有很多,有苦自己知。不能回家過年,心中不快樂;不能人月兩團圓,更加不快樂;收成欠佳,又怎會快樂。要安慰別人,又怎可用「快樂」兩個字?
  不過,在一個禮崩樂壞的地方,猶其是大陸,還是不要要求那麼多,看著中秋「賞」花燈,聽著「中秋節快樂」,別人快樂,我也快樂。

星期二, 9月 25, 2007

南翔小籠包

一人兩籠也未嫌多

南翔小籠包

  上星期六去家中附近的一家以地方小吃為號召的店舖吃晚飯,吃了一客小籠包。菜牌上標明是灌湯小籠包,包內是有一泡濃湯,味帶點鮮甜,與豬肉鮮味略為不同,相信是在製包時另外加進去的。以一家街坊式的小店,水準算是不錯,不過與在上海所吃到的小籠包的味道還有一段距離。
  記得第一次去上海,由叔叔專程帶路,乘了兩個多小時的公車,就是要去南翔吃小籠包。為何要到南翔?因為南翔是指南翔鎮,是小籠包的發源地,位於上海嘉定縣。那時交通並不是太方便,轉了兩次車(詳情已記不清楚),下了車還要走一段路,一到達就發現整條街都是吃小籠包的,而且大部分的店舖都是叫「南翔小籠包」,一時間真是分不清哪間才是最好。
  從早上出發,中午時才到達,只記得那天天氣很熱,隨便在一間坐下,先來一杯熱的綠茶。真是直到那時才知道,天氣熱並不一定要喝冷飲,喝一杯熱茶也能消暑解渴,只不過是要配合悠閑的心境、垂綠的樹蔭、純樸的氣氛。
  一轉眼十多二十年,當時好味與否完全忘記了,只是對南翔小籠包印象深刻。除了在南翔吃到小籠包外,幾乎全個地方都是做小籠包的,可能是供應全上海地區,因為最地道的小籠包便是南翔小籠包,很多時在菜牌上見到小籠包,必加上「南翔」兩個字,應該是想強調小籠包的地道風味。
  最近去上海,雖然興趣沒有以前般大,不過依然跑了去城隍廟的「南翔小籠包」再試一次。只要去過的人都知道,這間店舖永遠都是人山人海,無論是上樓等位,還是在樓下排隊等外賣,也要等一個小時以上,甚至是兩個小時。為吃到美味的小籠包,等兩個小時又算得甚麼呢,只不過隨著時間的變遷,始終覺得今天所吃到的和以前確是有些差別,究其原因,不在手工、不在環境、不在品質,而是在於豬肉上。
  南翔小籠包是有一定規格,每個小籠包均有十四摺或以上,形如寶塔,特別強調餡豐汁多及口感。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向外國引入豬種(應該是澳洲),那些豬曾經改良,除快高長大外,另一「好處」就是瘦肉多而肥肉少,而中國豬則剛剛相反。中國豬肉肥多瘦少,用作餡料,以高溫蒸熟,能將肥肉溶化,混和瘦肉、蒸氣,釀成濃湯,咬入口中,肉汁鮮甜,味道恰到好處,餡肉鬆化,外層起著中和作用。美食當前,一吃十六個又怎會嫌多!
  可惜現在瘦多肥少,肉質較硬,湯汁少而稀,雖則仍然美味,但沒有了以前的鬆化質感。時代進步,為求健康,就要有所缺憾。無論怎樣,每次到上海,經過每一處,只要見有小籠包,都會停下步來,追尋那殘留在腦海中的味道。

星期日, 9月 23, 2007

龍蝦湯

  關於食也會有很多笑話,不過永遠不知道真假。從網上看到一個,但知道這個笑話是千真萬確,竟然就發生金凱鮮庭。

飲湯途中,門外來了兩位中年男子,一進門,大嚷大叫。
男子A:我成日食海鮮,唔靚唔食架,呢道我成日黎,最出名就係龍蝦湯。
男子B:呢道都幾難搵架喎。
男子A:係呀,不過好方便,可以泊車呀馬。
侍應:兩位,想食啲咩呢?
男子A:梗係鮑魚啦,開支酒飲下啦,你Wine唔Wine呀?
男子B:好呀!
侍應:咁要紅酒定白酒呀?
男子A:駛問既咩,我食海鮮,你話要飲咩野酒呀?同我黎個龍蝦湯呀?
侍應:唔好意思,我地呢度不嬲都無賣龍蝦湯架。
與友人餐後,狂笑一番。

  能夠想到以龍蝦入湯,可算是突破,亦曾經喝過,感覺如忌廉湯,只不過多了龍蝦味。

清蒸斑頭腩

  間中會去北角麥連街的金凱鮮庭吃晚飯,不過在那裏吃飯的機會不多,因為這間店舖多數是賣海鮮,尤其是蟹類。魯迅曾說:「第一位吃蟹的人,是一位勇士。」自小就不太喜歡吃蟹,除覺得蟹像一隻怪物之外,另一原因是蟹的生長是要經過褪殼階段,活像昆蟲的變種。記得電影《異形》中的異形,據說是根據昆蟲而設計,藍本可能是來自蜻蜓的幼蟲。
  以前每年一造的大閘蟹,會覺得很矜貴,肉質具質感與味道濃厚,本來也不錯,可惜蟹羔非自己所好,加上近年大閘蟹(湖蟹)為「禍」英國與荷蘭,價錢也不菲,本來已不是經常可以嘗到,現在更是絕無僅有。自從嘗試過花蟹,蟹肉鮮甜與爽滑,一杯白酒,最能帶出蟹的鮮味,不過依然對蟹沒有多大興趣,反而喜歡了啖一小杯紅酒。
  對蟹說不上喜歡,但是對蟹的外形則作別論,是充滿好奇。蟹有種神神秘秘的模樣,在海邊相遇,一是耀武揚威一番,一是打橫走去;如果是在店舖相遇,牠們好像永遠都不明白,為何自己要被人類五花大綁?寄居蟹已經夠特別,原來牠們對自己的「居所」也要千挑百選,遇到更佳的外殼,是會「移情別戀」搬新屋。有一種蟹稱為「士巴拿蟹」,原因是蟹鉗極像士巴拿;另有一名稱是「嘉菲蟹」,因為外形像嘉菲貓,個人倒不大覺得。聽聞阿拉斯加蟹只食腳,真是有點浪費。
  無論怎樣,個人還是喜歡吃魚,廣東人所喜用的蒸法,全世界無出其右,將魚的鮮味全部保留,薑葱除腥並帶回薑葱味,豉油點綴,可能連魚也覺得,犧牲了小我,能成桌上鮮,也許不枉此生。

星期五, 9月 21, 2007

魯迅公園

  臨離開上海前,選擇去魯迅公園走一趟。這裏原本稱為虹口公園,至1956年,魯迅的靈樞由萬國公墓遷此,並建魯迅紀念亭、魯迅紀念館等。及後至1988年,才改名為魯迅公園。
  十多二十年前來到虹口區時,這裏人口並不是太多,虹口公園很優靜,魯迅墓獨向一隅,魯迅像孤傲地高高在上的坐著,頗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感覺,因為那時魯迅仍得到共產黨的尊崇與垂青,因為他所寫的文章很多都是罵國民黨的。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除了解放後中國變色外,近這廿年間,中國簡直就是變了天,隨著虹口區人口增加,魯迅公園自然更不像從前般熱鬧,反而顯得更是冷清,除了市民在公園內打打牌、下棋,更有人垂釣以消磨時間。魯迅墓獨處一角,似乎比以前來時更加難找,僻靜中倍覺凋零,魯迅像依然坐在藤椅上,面對今天的變遷,似有難言之隱、似有說不出的滋味,以魯迅的性格,罵國民黨並不等同贊同共產黨啊,可今天卻是「豈有豪情似舊時,花開花落兩由之。」
  撇開政治與爭鬥不提,能夠在繁忙都市中找到一片清靜地已經不易,這幾十年不變的公園,除了人心變之外,依然滲透著一片江南景色,兩邊垂楊柳,中間荷花池,略為煞風景的,是從草叢中傳來的廣播聲。

星期四, 9月 20, 2007

《雲泥》

  工作疲倦,連上班也提不起勁,猶其是晚上。每晚像是很匆忙,但每晚都是在等待,時間變得沒意義,幸好還可以上網。(這個心情不是指自己,而是觀察其他同事所得。一面工作一面上網、善用上班時間才是自己的工作態度。)
  突然想起羅大佑的《青春舞曲》黑膠唱片,於是利用上班前的十多二十分鐘,以最快的時間往黑膠唱片堆裏翻,可惜從頭到尾找了兩次,依然找不到,莫非上次借了給別人而沒有還?但是這些唱片絕對不會外借的,怎麼會找不著呢?會不會又變成另一個謎?還好找來李韻明的一張《雲泥》大碟。
  這張在1979年出版,也許是李韻明唯一的一張唱片,那時唱片喜歡雙封面,正面是《雲泥》,背面則是《老虎‧魚蝦蟹》,是電影《林亞珍2》(蕭芳芳主演)的主題曲。唱片中第二首歌才是《雲泥》,開始時唱著「你若是浮雲,我若是紅泥,相識總有愧……」(之後忘記了)其實這首歌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喜歡的只是「雲泥」兩個字。
  雲泥兩個字,多用於「判若雲泥」,或是「雲泥有別」,當時沒有想過語出何處,只知道這個比喻是天淵之別。閑來無聊,先找來杜甫的一首詩《送韋書記赴安西》其中一句「雲泥相望懸」,似乎是說相隔;於是找到白居易的一首詩,內有「同飛青雲路,獨墮黃泥泉。」真的是雲泥有別?讀至「泥泉樂者魚,雲路遊者鸞。勿言雲泥異,同在逍遙間。」而稍感歡慰。
  附杜甫及白居易兩首詩。

《送韋書記赴安西》——杜甫
夫子欻通貴,雲泥相望懸。白頭無藉在,朱紱有哀憐。
書記赴三捷,公車留二年。欲浮江海去,此別意蒼然。

《答崔侍郎、錢舍人書問,因繼以詩》——白居易
旦暮兩蔬食,日中一閑眠。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擇時適,足不揀地安。窮通與遠近,一貫無兩端。
常見今之人,其心或不然。在勞則念息,處靜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無乃自傷殘。坐輸憂惱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藹藹崔與錢。同飛青雲路,獨墮黃泥泉。
歲暮物萬變,故情何不遷。應為平生心,與我同一源。
帝鄉遠于日,美人高在天。誰謂萬里別,常若在目前。
泥泉樂者魚,雲路遊者鸞。勿言雲泥異,同在逍遙間。
因君問心地,書後偶成篇。慎勿說向人,人多笑此言。

後記:《雲泥》這張唱片,喜歡的就是唱片第一面的第一首歌「搖籃曲」。

星期三, 9月 19, 2007

錯配

究竟是慶祝花燈節?還是慶祝中秋節?

  經過維多利亞公園足球場,工人正在佈置「花燈」晚會,真是一年容易又過年,轉眼又到元宵花燈節。真是十分之喜歡元宵佳節,因為可以參加一年一度的燈會,既可眾裏尋「她」千百度,另一個「她」在燈火闌珊處,又可猜猜燈謎,附庸風雅一番。
  回到家中,桌上放著一盒美心雙黃白蓮蓉月餅,還有一盤小芋頭放在窗外曬乾,又有柿,又有梨,欠的只是菱角。過幾天就是中秋節嗎?真給外面的世界弄得糊塗了。
  中秋佳節,是慶祝秋收,也是人月兩團圓的日子。農忙之後,就是回家歡聚,準備好過冬,全年最美好的日子就要過去,皎潔的明月掛於天邊,人間美景是要珍惜,因為冬天即將來臨。慶祝中秋,是一家人在天井中坐在一起,以全年最豐盛的收成來讚美大自然給我們的恩賜;也因為父母全年忙碌在外,終於回鄉準備過年,所以是一家團聚;亦因為月亮在這天顯得特別明亮,在灰暗冬天到來之前,好讓我們把握現在,也是給我們回望過去,得以繼往開來。
  隨著時代的變遷,地點可以是不同,例如天井可改為天台或是平台,亦可在空地、附近的公園,但是中秋的習俗,一般都是賞月、吃月餅、玩燈籠、賞桂花,另外常見食物包括芋頭、柿、梨、楊桃和菱角等等,至於以花燈來慶祝中秋的,則聞所未聞,也可能是自己孤陋寡聞。
  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韓國/朝鮮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但並沒有說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後,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傳說唐太宗夢游月宮,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一般認為,中秋節開始盛行於宋朝,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了。
  如上所說,中秋節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韓國人的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又名感恩節,因為秋夕在韓國是一個大節日。而在越南,人們在農曆八月十五過中秋節,稱爲Tết Trung Thu(節中秋。「節」為喃音,「中秋」為漢越音)。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還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真是禮失而求諸野,中秋本來就是多謝上天的恩賜,而以前確是也有鯉魚燈籠的,亦有小白兔燈籠,只不過近年已電子化,超人、坦克全出動,燈籠才變得不倫不類。如果將韓國、越南和日本慶祝中秋的習俗合併,也許才是真正的中秋節。

星期二, 9月 18, 2007

回望

  以前香港仔石排灣村還未重建前,從香港仔水塘沿水塘道一直步行至灣仔峽道遊樂場,在一處觀景處是可以回望至鴨脷洲,天氣良好時,甚至可以望到自己所居住的大廈。可惜年前石排灣村全部重建完畢,再次步行至此,回望已不見了自己所居住的大廈,心情確是有點失落,因為拿著望遠鏡似乎找不到目標。
  話雖如此,每當經過這裏,都覺得在群山之中,背後可以是一座座、密麻麻的大廈,像是奇景,也許亦只得香港才有。
  香港仔水塘區其實是香港仔的一片樂土,原因是香港仔區內永遠都是車水馬龍,人群熙來攘往,尤其是午飯時候,每次經過,也覺得這裏沒有發生嚴重車禍、撞死幾個人已算是萬幸。雖然幾年前曾發生塌簷篷壓死人事件,但是看似混亂的窄窄街道,內裏有著穿梭擦肩而過的秩序,稍稍令人不滿的是那些專線小巴,看似將人們運送於香港仔各區,實則是製造了人群的躁動。假使有一天,如果沒有了專線小巴在區內設站,香港仔亦會變得寧靜而更有韻味。
  忙忙碌碌中能夠偷空,從香港仔市區沿香港仔水塘道向上走,不消未二十分鐘,那裏又是另一個世界,樹影婆娑、鳥語花香、清風送爽、空氣中也帶著綠葉的潮濕與嫩綠的氣息,不同的感受,就只十多二十分鐘的距離。
  如果說香港仔市區是沙漠,這裏就一定是綠洲,也許應該反過來說,香港仔區本是叢林,繁囂市區只是叢林中的一片小沙漠而已。

星期一, 9月 17, 2007

某年今日

1749年8月28日 歌德出生
  歐洲啟蒙運動後期,德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在1749年8月28日出生,在1832年去世的長壽作家歌德。由於自小受到父母薰陶,歌德多才多藝,特別在文學方面造詣很深。二十五歲時,他發表了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的煩惱》,轟動整個文壇,也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維特熱」。據說這部小說連拿破崙也愛不釋手,在戎馬生涯中亦隨身攜帶,更翻閱了七次之多。
  歌德的另一巨著《浮士德》,講述主人翁不滿現實,竭力探索人生意義和社會理想的經歷,結合現實和浪漫主義,有論者認為這是德國文學的巔峰之作。歌德前後花了六十年才寫成這部巨著,為後世留下了文學瑰寶,民初郭沫若把它譯成中文,成為現時流行的中譯本。

1910年8月27日 德蘭修女誕生
  1979年,德蘭修女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當時媒體問她:「我們能做甚麼,來促進世界和平?」她答:「回家及愛你的家庭。」
  德蘭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對加爾各答窮人的無私貢獻,令她不會在1971年獲教宗保祿六世頒發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獎,2003年10月更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
  她於1910年8月27日出生,十二歲加入一個天主教兒童慈善會時,已感應到幫助貧寒,是自己的未來職業。十八歲以後,她到了加爾各答,在一所中學擔任教職,1931年,正式成為修女,之後更成立博濟會,救濟窮人。
  她的博愛精神,不但為人口耳相傳,1969年,英國記者蒙格瑞奇更將她的事蹟拍成紀錄片,讓她舉世知名。

1965年9月4日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史懷哲逝世
  身兼哲學家、醫學家、神學家、語言學家,以及音樂家的史懷哲,是上世紀一位不可多得的通才,活了九十年,終於在1965年9月4日逝世。
  說到史懷哲的眾多貢獻,首推利用個人德文與法文的專長,成功繙譯德文版和法文版的《巴赫傳》,給後世的巴赫研究者帶來莫大貢獻。其次憑藉個人對巴赫音樂的熱衷,不但在教會學會管風琴、鋼琴,以至不同音樂理論,從而留下了屬於史懷哲的音樂演奏作品;而且更因為有志於神,學當上牧師傳播福音,榮神益人。
  後來,他得悉非洲人民貧病交困,就決意上大學研讀醫學,冀盼日後有所貢獻。直到三十八歲那年,取得醫學博士後,隨即動身前往非洲,一方面專注在喀麥隆發展其「非洲叢林醫學」,展開醫療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希望把福音帶往第三世,界讓更多人蒙福。1953年,為表揚個人無私的奉獻,史懷哲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節錄自香港《經濟日報》某年今日)

星期日, 9月 16, 2007

  雖則說難得糊塗,但有時候愈看愈令人覺得迷惘。
  報載「港島司徒拔道私人府第景賢里連續四天被拆瓦片後,政府昨日終於決定將大宅列為暫定古蹟,今天刊憲後即時生效,政府會在未來一年與業主商討保存方案,其間業主不得拆卸或損毁大宅。……」
  政府為何突然之間辦事能力之高,簡直前所未有。景賢里是私人府第,但政府可以一天之內將大宅列為暫定古蹟,並刊憲即時生效。可是屬於全香港市民的,或者說大一點,是屬是全地球的天星碼頭,可以在一日之內拆個稀巴爛,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私人拆不得,公眾全打爛。究竟這個政府和誰人作對?還是和我們開玩笑?
  「據了解,發展局評估事態後,認為業主行動是經過精心盤算,刻意清拆磚瓦裝飾等『非結構』物件,繞過屋宇署的審批程序,製造既定現實,在古蹟辦有行動前破壞古蹟外貌。……」
  政府真是有口說人,沒口說自己,拆樓當然要經過精心盤算,政府不是一錘把天星鐘樓打碎,做成既成事實嗎?相信別人也是向政府「學習」的,高官們理應覺得高興才是。
  「林鄭月娥強調,將私人物業列作暫定古蹟,不涉及侵犯業權,亦有三宗先例可援,不論是暫定或法定古蹟,都有賠償機制,政府希望能與業主盡量討論保存文物,並達至雙贏;若談判失敗,會交由法庭解決。」
  林鄭月娥真是說得輕鬆,想問一聲,如果政府真是要賠償,是否由林鄭月娥一人說了算,由她自己來負責?所謂雙贏,政府和業主才會是雙贏,市民大眾肯定就是輸家了。政府的錢是納稅人的錢,要賠要作保存,政府都只會側過面去,高官只會出來作秀,「義正辭嚴」講法律。
  反正都付了鈔,還是用看騷的心情,看看政府如何花費、看看傳媒如何妙作、看看乜乜社如何爭取資源,也看看我們自己如何之不濟。

明信片

  小時候常常收到表姐從澳洲讀書寄來的明信片,當時覺得她寄來的明信片,上面印上各式各樣的風景照,而背後總有她半桶水的中文字,記憶頗深刻。
  直到自己到各地旅遊時身邊人總愛為自己寄上明信片,這時候覺得有點奇怪,怎會為自己寄上明信片呢?原來是希望擁有當地的郵票及郵印。
  於是漸漸自己也喜歡了這個習慣,其實這樣做一點也不難,在旅遊時經常會出現很多售賣明信片的地方,挺方便。其實明信片著實也有很多好處,通常印在上面的照片都是很有質素的相片,自己很難拍得到,有白天、晚上、日出、日落、浪漫、俏皮……。
  猶記得有次到柬埔寨吳哥旅遊時,當地小朋友們售賣明信片的情況,他們雖然都會蜂擁而至,但都是非常友善,也不會死纏爛打,挺有風度。有時還會向你開開玩笑呢!
  最近有位小輩從日本旅遊回來,送上大堆紀念品給我,而最特別之處她也竟像我們一樣從當地寄上一張明信片給我們,真是有點意外,竟然也懂得這點點心思。其實對我來說,這比送上任何紀念品還有意思。試想在以後的日子的某天,從抽屜或書本內發現了這些來自世界各地所寄來的已經發黃了的各種明信片,並可藉此回憶一下當時旅遊時的種種事和情,不失為一種樂事!

星期五, 9月 14, 2007

  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至1826年7月4日)為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至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1776年)主要起草人,及美國開國元勳中最具影響力者之一。傑佛遜留下的名言很多,其中一句是「不讀報的人,比讀報的人知道得更多。」
  近年至近日閱報,愈覺這句話是至理名言。不是將懶看報紙的習慣推卸在古人的名言上,而是愈來愈覺得拿在手中的報章,簡直像一疊廢紙,完完全全是浪廢地球資源的產品。首先,一份中文報章,已不覺得所看到的是中文,因為絕大部分香港的報章已改為橫排,失卻了中文直排的韻味與美感。其次,不知從哪日開始,第一版的新聞頭條,題目總是愛用超過150pt的大字,如果那則新聞是編輯們覺得是更重要的,往往會用超過300pt的特大號字為題,唯恐讀者不知道這是大新聞。
  看中文報章不能學好中文已是不爭的事實,近年更變本加厲,就算不認識文字也可以看得懂,因為可以看所謂的「模擬圖」,以四格或多格的漫畫來表達事發經過,但真實的情況是否如此又真是天曉得,總之編輯們認為是如此發生就是這樣發生,讀者就得接受,絕對毋須運用從文字中所描寫出來要表達的事實。可能這不是讀者的錯,而是記者己根本不懂得寫作,久而久之,不懂寫的就用漫畫來顯示。
  另一就是報紙愈來愈冷血。曾經有一次,路過某新聞工作者的身旁,剛巧當天發生了空難,這位資深新聞從業員第一句便問:「有幾多個人死?」另一次發生在蘇丹發生脅持外國人質事件,回答是:「蘇丹?有多少香港人會去這個地方旅行?不落這段新聞也罷!」
  還有,以前如果發生空難之類的事件,例如有87死亡吧,標題有多會是「……有87人罹難」,題文無不表達一份哀悼;但現時呢,直接了當,「……87死」便算,好像是「死就死啦,管他怎樣死!」,冷血至此,這樣的報章又有甚麼值得好去看呢?
  記得魯迅的一篇文章「青年必讀書」,在附注中其中一項寫道:「少看中國書,其結果不過不能作文而已。」今天看來,不看香港中文報章亦然。
  而最重要一點,就是香港那些所謂傳媒人,尤其是在報章工作的,大部分人都患有時間錯亂症,以香港時間為例,他們經常以為是泰國時間,但口中說著的卻是日本時間(特別是那些高層人士)。

星期四, 9月 13, 2007

門票

  參觀柬埔寨的吳哥窟是要購買門票的,但是一張門票並不是只能單單參觀吳哥窟寺廟,而是可以遊覽整個吳哥地區的遺址。吳哥窟(Angkor Wat),又稱吳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緻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吳哥窟門票分三種,一天證二十美元,三天證四十美元,七天證六十美元。一天證如果是下午四時後購票,日期是算明天的,這麼今天便可進入吳哥窟看日落,不過就要趕快,因為從停車場進入吳哥窟欣賞日落的最佳位置,步行最快也要接近半小時,而且也是遊人在同一時刻集中在同一地點上,以剛剛到達的遊人來說,有時候根本不知要往何處才是最好,只能跟著別人走。一天證最適合到此一遊的遊人。
  三天證及七天證,因為要使用幾天,所以附有照片。購票處設有拍照服務,如果遇到遊人不多時,應該以一個最佳的「模樣」上鏡,因為這張極罕有的照片將會陪伴自己幾天,旅行回來後亦是一張很有收藏價值的門票,閑來找出來看看,既回味,又想再出發。
  找來一張幾年前去吳哥的照片,胸前掛著的就是七天入場證,攝於吳哥窟,背景是遊人遊完寶塔後腳震震的爬下梯級,我們則在這邊曬太陽。

星期三, 9月 12, 2007

克里特島

  忙了個多兩個月,終於有點閑情,第一件事就是落足心機看一集《大地任我行》(Globe Trekker),主持人KT(KT comer)除去了塞浦路斯(Cyprus)之外,另一位主持人Adela Ucar則去了克里特島(Crete)。
  克里特島,位於東地中海,正處於愛琴海與地中海的交匯處,面積約83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島,亦是希臘第一大島。現時島上吸引遊人的地方除了陽光海灘外,走過長長的海濱大街,路旁盡是酒吧與餐廳,到處都是威尼斯風味的建築,因為這裏在公元960年,拜占庭帝國重新收復克里特島後,並於1204年賣予威尼斯。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是歐洲文明的發源地。
  島上亦可沿著海岸線步行,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與島上的地貌,亦可跟隨當年盟軍撤退的路線,憑弔戰場。每年五月最後一個星期為克里特島戰爭紀念日。由於克里特島以南與北非重鎮托卜魯隔海相望,東南距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約五百六十公里,在軍事地理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佔領該島,即可控制東地中海。1941年,二次大戰時期,德國以空降兵大舉入侵克里特島,爆發著名的克里島戰役。亦由於盟軍不能抵禦德軍的攻勢而節節敗退,參與抵抗德國大多是克里特島上的人民,短短十二天的登陸戰,德軍死亡人數約4000人,受傷達一萬人;盟軍總傷亡人數高達二萬八千人,從傷亡數字看,可知戰爭的慘烈。佔領期間,克里特島人民為自由而戰,死亡人數亦達八千人。
  戰爭紀念日當天,除到二次大戰戰爭遺址,主持人亦細聽當地人及曾參與戰役的老兵憶述當年事,感受戰爭的殘酷。一名克里特島上的居民,憶述小時候在河邊一堆屍骸中發現爸爸的遺體,回村後不停的哭訴著地告訴別人,「爸爸死了,爸爸死了」。為甚麼不可告訴別人呢?每個人的家中都有人死去。今天說來仍歷歷在目,說到傷心處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一名德軍說到從飛機跳傘下來,站穩陣腳舉槍瞄準敵人,黑暗中殺一個陌生人很容易,但為何要開槍呢?開槍時內心起了掙扎,因為不開槍殺人,如何為後來的同僚著陸開路;但槍聲響過,自己則要付上罪疚的代價。如今回望,難掩痛苦的神情。
  一名英軍述說當時一名德軍落在戰壕中被俘,言談間互相交換隨身攜帶的照片,相中德軍和母親合照,還給了他們五馬克作留念。戰場上可以是你死我活,戰場下可同是戰爭受害人,結果冒著違反軍紀的風險,不即時射殺,反而送德軍到戰俘營。回首過去,殘酷戰爭有著同一個問題,慘痛經歷不失人性一面。
  一個旅遊節目,除了帶我們去遊山玩水之外,也為我們滲透了反戰的信息。

星期一, 9月 10, 2007

珍惜

  中國人原來很懂得為生活上的小事加添小小的情趣,如生日會稱為「牛一」,竟然將「生」字分為兩部分,蠻有意思!
  記得讀書的時候總會有很多的生日派對,不論是自己的、同學的、朋友的形形式式很是新鮮,當然最喜愛的就是生日蛋糕上的圖案以及味道。
  到了出來做事時,亦有很多朋友、同事為自己慶祝生日如:十八歲、二十一歲的生日,畢竟當時覺得這些年齡是值得慶祝的,還希望比別人來得特別(究竟怎樣才算特別呢?真是天曉得)。
  到 了現在,人大了,對生日那天並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總希望清清靜靜的與身邊人一同渡過。至於生日禮物方面,畢竟做了幾十年人了,沒有甚麼特別想得到,亦不 需要在那天才得到。有時小小心意也令人窩心,送花也不需要十二支、九十九支、幾百支……,(哈!我家實在沒有那麼大的花瓶呢。)
  記 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是這樣的,一日一位男士走到一間花店,並向店員提出每年的某月某天,請代他送上一束鮮花到某特定的地址,特定的女士收,直至這位男 士離開人間後,仍然繼續維持。這樣看似浪漫的事實,其實總感到,如果這位女士在生日那天收到自己最最喜愛的男人送上的鮮花,而這位她曾深愛的人已離開了自 己,相信這一天將會令她再次傷感起來了。但是,畢竟人生總有開心、悲傷的時候。如果沒有了這兩種感覺,實在有點可惜!

星期二, 8月 28, 2007

  十一歲那年,母親領著去換兒童身份證。取證那天,獨坐一旁,期待著領證的一刻,因為終於有一張屬於自己身份的證件。這時揚聲器傳來職員動聽的聲音:「六號窗,請到六號窗領取身份證。」
  真是太好了,這麼快便輪到自己,興高采烈地來到六號窗前,職員問:「叫甚麼名字?」「張小平。」「還未到你啊!我們是叫陸浩昌到來領取身份證。」
  無奈,又獨坐一角,這時揚聲器又傳來「……窗,請到五號窗領取身份證。」不會又有一個叫伍浩昌吧!半響,「張小平,請到五號窗領取身份證。」還不是自己?
  「叫甚麼名字?」「張小平。」「這個張小平可是男的啊!」回轉頭一看,一個男孩正站在身後,也是來領身份證的。
  怎麼了,竟然有一個人和自己同年同月生,還有著和自己相同的名字,真是太巧合了,他會不會是自己的真命天子?
  當年是這樣想,當然也不會變成事實。轉眼十多年過去了,那位同年同月生,和自己相同名字的小男孩,自此沒有再見過面,將來會否有一天,又會否在人生的另一趟旅途中再遇上?

星期一, 8月 27, 2007

《此時此刻》(The Hours)

  《此時此刻》(The Hours)2003年2月27日在香港上映時,某晚下班,和內子一同站在巴士站等候巴士,巴士站的燈箱正展示《此時此刻》電影海報,那時盛傳妮歌潔曼為了演好吳爾芙,曾經整容,令自己的鼻看起來更加神似。我們站在燈箱前,仔細研究了一會,又對三個女主角評頭品足一番,結果仍覺得無論妮歌潔曼整不整容,她依然是妮歌潔曼,整容與否,相信是電影的噱頭。
  那時候亦不知是甚麼原因,結果沒有去看,漸漸地也忘記此齣電影。早前和同事談起,得知他購下《此時此刻》DVD,並是他的至愛,每年必重看兩次以上,他更主動推介,更說可以借給我,條件是看完後要寫三千字的觀後感。雖然覺得有點強人所難,但見他一番好意,勉強收下,心想電影照看,寫不寫卻是我的自由呀!
  轉眼幾個月下來,一直找不到時間靜靜坐下來欣賞,這就是去電影院和在家中看電影的分別。無論有多忙碌,當購票入電影院,那個多兩個小時,就一定要乖乖的靜心觀看,四周漆黑的環境,精神較容易集中,如果座位位置較佳,整個銀幕一覽無遺,隨著戲中人物劇情發展,感情比較投入,鏡頭細緻、音樂配合,有時甚至連配樂也可聽出劇情的發展,是可以完完全全感受與觀賞整齣電影。
  但在家中看DVD則是另一番滋味,前提是看之前要確保有一段時間比較空閑,並沒有其他人打擾,其次是該電影比較吸引。在家中很容易受到外來的影響,例如電話響(又不能不接聽)、隔鄰開關冷氣、想找點零食或是喝杯水、由原先坐著看變成睡著看;亦由於沒有接駁音響設備,更沒有環迴立體聲,單憑電視喇叭,低聲時聽不到,大聲時震耳欲聾;一是看至聚精匯神,母親大人從房中走出來,開口便問:「阿仔,咁夜仲唔去瞓?聽日又起唔到身返工喇!」剛才全電影最精彩的對白還未能聽清楚,按暫定掣亦未來得及,唯有回少少再看一次,心情已打了一個折扣。
  這還未可再集中精神繼續看下去,因為一看牆上的鐘,又是新聞時間,心中不禁掙扎,究竟先看新聞報道,還是看電影。又可能其他電視台有更好的節目呢,例如有紀錄片,或是外國收視極高的單元劇。折騰了個多小時,轉眼已過了十二時三十分,終於收拾心情,DVD內的警告句語徐徐升起(竟然不能跳過,真是有無搞錯!),這個晚上就看了《此時此刻》。
  電影在「吳爾芙於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之後,投入了位於羅德麥爾(Rodmell)她家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自盡,留下了給丈夫的遺書。」展開,由吳爾芙寫的小說《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引伸,三位女主角唸著相同的對白,看以無關,實則受小說內容彼此牽引,有點懸疑,究竟她們之間有著甚麼樣的關係呢?
  吳爾芙寫《戴洛維夫人》時說,總得有人要死。但哪會是誰?相信電影並不是拍吳爾芙,而是以《戴洛維夫人》的小說為中心。二十年代,戴洛維夫人選擇了死亡,寧在燦爛中死去,也不在平靜中隱退。對同性愛的追求、對自由的嚮往、對疾病折磨的抵抗、對個性獨立的肯定、無懼死亡的冷嘲、生命缺陷之不能填補……
  至於家庭主婦羅拉(茱莉安摩亞)則不同,同樣是大戰之後,面對的問題也大致一樣,雖和小說內容雷同,但發展卻不一樣,羅拉選擇了逃避。時代改變,結果卻可以不一樣,羅拉可以遠走高飛,問題可以逃避,但結果則要獨個去承受。
  嘉莉莎(梅麗史翠普)是完完全全的現代人,戰爭的陰影早已淡去,問題也不單只是面對,而是懂得如何面對、如何回應,或是如何處理。抉擇是可以不同,但是人生所面對的痛苦,又豈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因著一樣的遭遇,走在同一道生命軌跡。戴洛維夫人從絕望中走向終點,嘉莉莎企圖去扭轉,但看著所愛選擇死亡,羅拉之遠走,亦要承受中生命的痛苦。此時此刻,相聚在一點,也許如電影介紹中所說:維珍妮亞‧吳爾芙一直所深信:生命的本質,是互為影響,互相感動的……
  妮歌潔曼演來很努力,這樣說並不是說她很造作,而是在一舉手、一投足之間很配合劇情的發展,表現出倔強、剛強的一面,深明丈夫的厚愛,但又不失自己獨立的面。梅麗史翠普揮灑自如,看她演戲,有時也覺是享受;至於茱莉安摩亞,感覺上三位之中她的表演最佳,那種欲言又止、無從表達、想而不敢為、受制於時代與背景,最後如釋重負,演來仍獨當一面,有兩位珠玉在前,她似乎被忽略。
  另外,電影中將維珍妮亞譯作維吉妮亞,依然是有點不滿,不過已比譯作弗吉妮亞好得多。譯作弗吉妮亞,簡直是不知所謂。
  至於男演員方面,內子說他是演《教父》的羅拔杜華。因為很久沒有看過羅拔杜華的電影,看的時候雖然覺得不像,但又想不到是誰,及後上網才知是艾夏里斯(Ed Harris)。介紹中只提到艾夏里斯演過《石破天驚》、《太陽神13號》,以乎忘記了他曾演過《深淵》(The Abyss)那極愛老婆的潛水員。
  下面附錄的是電影介紹。

《跳出我天地》金像提名導演史提芬戴查(Stephen Daldry)又一感動全球傑作
《此時.此刻》(The Hours)2月27日心動一刻
《此時.此刻》簡介
  三個年代、三個故事、三個女人,像被同一本小說牽引,走上同一道生命軌跡。
  1920年代,倫敦著名小說家維珍妮亞吳爾芙(妮歌潔曼),一面埋首寫她的巨著《Mrs. Dalloway》,一面與精神病魔抗戰;1949年,洛杉磯,家庭主婦羅拉(茱莉安摩亞),受到《Mrs. Dalloway》的感召,對生命的價值忽然存疑,精神極度痛苦,陷於自殺邊緣;2002年,紐約,出版商嘉莉莎(梅麗史翠普)是《Mrs. Dalloway》的現代版,準備為他的情人知己李察舉辦最後派對,李察患了愛滋絕症,瀕臨生命的最後一刻……
  三個女人的故事曲折交纏、互相呼應,說不斷,理還亂,就像維珍妮亞一直所深信:生命的本質,是互為影響,互相感動的……
  維珍妮亞吳爾芙在1925年寫出了《Mrs. Dalloway》,被認為是現代小說經典之作,七十五年後,米高肯寧咸將它改編寫成《此時.此刻》,並被拍成電影。
  《此時.此刻》面世之時,就獲得了普立茲小說獎及福克納小說獎。紐約時報選它為最佳小說、洛杉磯時報、波士頓世界報、芝加哥論壇及出版商周刊也相繼頒予它同樣獎項。
  華盛頓郵報書評家占馬遜指出肯寧咸「靈巧地寫出充滿創意的小說,在章回與章回間編織出豐富的故事……是他最成熟的傑作。」
  這部創意非凡的小說被《真人Show》《無頭谷》的監製史葛魯登最終購下電影版權,並邀得三大演技女星梅麗史翠普、妮歌潔曼及茱莉安摩亞演繹小說中三個不同時代的女性,其中尤以妮歌潔曼為了傳神扮演維珍妮亞吳爾芙一角,不惜裝上假鼻子易容演出,令人耳目一新。三大女星旗鼓相當的演技,更被喻為可同時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導演史提芬戴查去年以《跳出我天地》蜚聲國際,今次再以靈巧的敍事手法拍攝另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被喻為本屆奧斯卡的大熱之作。

  另附陶傑寫的一篇文章,原文刊於2003年4月號《明報月刊》,看後除對吳爾芙有更深的認識,也會更有興趣看這齣電影。

她把靈魂銘刻在水上
  紅透半邊天的荷李活女星妮歌‧潔曼(Nicole Kidman),從來也沒有扮演一個像維珍妮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那樣吸引人的角色。
  在影片《此時‧此刻》(The Hours)中,向來以美貌著稱的女明星戴了個假鼻子,頭髮枯亂,不施脂粉,但是她扮演的女作家,坐困書城中遠望窗外遐思的惆悵,在煙氣繚繞裏奮筆疾書的沉思,卻令觀眾心馳神往——因為那確實是吳爾芙的表情。
  一九四一年,吳爾芙投河自盡,這是近代文學史上的一個謎。很多人試圖解答:也許她是因為同性戀傾向而覺得婚姻生活受壓抑;也許她已是兩次世界大戰對文明的摧殘感到絕望;也許她想和自己小說中的人物一樣,用死亡來忠告所有人:「總得有人要死,那樣我們其他人才更加珍視生命。」(摘自《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然而,真正的謎底一早隨著那一縷哀魂,永遠沉在奧斯可(River Ouse)的河底了。
  照片裏的吳爾芙容貌很特別,非常修長,尤其是她細長的鼻子和脖子,像極了莫迪利阿尼(Amedeo Modigliani)筆下的人物,哀傷的眉眼有些模糊,神情比夜空更遠遠寂寥。
  以一個女人而言,像吳爾芙那樣出身上流、婚姻美滿,結局絕對不可能是自殺;以一個作家而言,能結交喬伊斯、T.S.艾略特那樣的朋友,親炙活潑的文藝風氣,都是再幸運不過的事。但是吳爾芙卻覺察到自己和生活之間的疏離,在她的內心湧起了「天問」:「誰能量度那困頓在一副女人外表底下的詩人的熱與激情?」「女人是不是有可能創造出莎士比亞那樣的藝術?」……
  吳爾芙的思考雖然無拘苶束,但作為一個女人,維多利亞時代的上流社會對她的局限卻時刻灼燒著她的神經——她既不能像男人那樣吶喊,也不能像女人那樣沉默。那本題為《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的文集,是吳爾芙的孤島:一個門窗緊閉的房間,唯一可以眺望的窗子終年掛著雨幕,只有窗外海天一色的蒼涼跟她內心的孤寂和鳴。
  吳爾芙的作品向來有很多解釋,大多數以解剖她內心的痛苦為指南。其實她的痛苦也一樣埋藏在許多人的靈魂裏:安靜、祥和的歲月一去不返,文明和硝煙一起被埋葬,成為歷史。當所有人被迫接受動盪和變幻,吳爾芙卻成了文明的遺孀,陷入了絕望。「人生有迹可尋嗎?」「為甚麼我們活在痛苦與悲劇的壁壘之中?」…… 大多數人面對這些問題時選擇置若罔聞,而她選擇了擁抱終極。
  吳爾芙的自殺不是衝動和躁狂,她一定很鎮靜,也許她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墓誌銘,就像她在小說《激浪》(The Waves)中寫的那樣:Against you I will fling myself, unvanquished and unyielding, O Death!(死神,我將猛然衝到你面前,既不投降也不會屈服。)
  此時此刻,像詩人濟慈,她把名字寫在水上,讓一泓沉鬱的清淺,漓漓地映照著大理石般明亮的永恆。
(摘自《明報月刊》二○○三年四月號)

星期四, 8月 23, 2007

宮保雞丁

有個法國人和一個德國人來到台灣,他們受邀到餐廳吃飯,席間,法國人先吃了一大口宮保雞丁,但不小心吃到辣椒,很辣,所以法國人就一邊吃、一邊流眼淚。
德國人關心的問:「你怎麼啦?」
法國人說:「沒什麼!我只是突然想起我媽媽,心裏有點難過!」
後來,德國人也吃了一大口宮保雞丁,吃到辣椒,也是辣的淚流滿面。
此時,法國人亦一副關心的問:「你怎麼啦?」
德國人回答說:「沒什麼,我也是想起了你媽媽!」
法國人一聽,覺得很奇怪,開口問道:「你流眼淚,幹嘛也想起我媽媽?」
德國人說:「我只是想起你媽媽,怎麼會生出你這麼不誠實的兒子呢!」

星期三, 8月 22, 2007

《運轉手之戀》

  前幾年去台灣,發覺台灣有線電視頻道之多,可能多達八九十個台,雖然有些是說佛經、布袋戲,或是談性事,以平均選看一個台要一分鐘,由頭至尾全數看一遍,已是九十分鐘,還未看清楚內容,就已經看了一個半小時電視節目了。
  頻道多並不等同可以看的節目多,而是有線電視台是要小眾服務,例如有以客家話廣播,或是以閩南話廣播,或是宗教台、兒童台、新聞台、紀錄片台、成人台、棋藝台、氣功台……等等,為不同觀眾的喜好提供不同的節目。
  作為遊客的外來人,頻道多也不等同可以仔細看到當地的電視節目製作,頻道多只是提供了由頭到尾選台一次,跟著又由頭到尾再選一次,見時間差不多了,又是休息的時候。在外地看電視,根本就是為了消除熱鬧後的寂寥。但這次去台灣,算是一個例外。
  已經是由頭到尾約九十個電視頻道看了一遍,幾乎沒有幾個頻道可以看超過一分鐘,因為不想看一遍電視頻道等於看了一套電影。正準備由頭到尾再選一次時,大概是頻道十一十二吧,正見《運轉手之戀》開始播映,這電影在2001年曾在影藝上映,當時奪得第三十七屆金馬獎評審團大獎,有點好奇下,結果全套電影看完。
  《運轉手之戀》有點日本味,可能是找來宮澤里惠當女主角有關,「之戀」容易明白,但「運轉手」是甚麼呢?台灣可能明白,但在香港的我們肯定不知是甚麼,原來「運轉手」所指的是的士司機。
  人生千奇百怪,悲喜參半,看似荒謬,實則發生在我們左右。以為獨自過一生,不會或是不屑做談戀愛的「傻事」,結果遇上時,不顧後果的追求,是不可用常理去解釋。「見身郁唔見米白」不知何所指,一面駕車一面吃飯不要以為是劇情需要,現實生活中又確有其人。一早上班,同事工友都說「讚」,不是因為自己人品好,而是昨晚父母為自己準備的「四仔」內容正。喜劇的人生有著悲劇的結局,荒誕的人生來點黑色的幽默。
  此電影由羅大佑配樂。下面取自台灣網上的電影介紹及影評。

  「《運轉手之戀》並沒有講太多大道理。比如說影片的結尾是蘇大全車禍喪生,然後靈魂飄回家中,看到家裏的人都在忙各自的事情,一切就如平常,只是少了他一個人而已。另一個結尾則是蘇大全車禍後昏迷過去,妻子與孩子則在家中靜靜等待,是一個相當開放的結尾,令觀眾有自己的想象空間,削弱了電影的悲劇感,與前面所著力營造的喜劇感不至於太疏遠。」
  「劇情的氣氛是輕鬆幽默的,他所描述的笑點充滿著黑色情緒,雜以羅大佑雜遝的人聲配樂縱橫其間,致使在所有的場景之中那些氛圍連貫一氣,構成良好的統一色調。」
  「我覺得在這部片子中所有能夠令我感到歡愉的,大抵是其中弔詭的氣味,以及完全創新的技巧和題材。故事的傾向於挑戰刺激,極限,和嬉謔死亡。死亡的狀況最為嘲諷。就這樣屍塊般的血腥場景與美麗的戀情兩件南轅北轍的事情被一連串無機的笑料串連了起來,構成這一個令人笑得矛盾的故事。當我看見最後一幕,主角滿頭是血的倒臥在車邊,我切實領略到生命的荒謬。」

運轉手之戀(THE CABBIE)
監製:涂德錡
編劇:蘇照彬
導演:陳以文
演員:宮澤理惠、屈中恆、戴立忍、唐從聖
  除了心理醫師和神父,還有什麼人要像出租車司機聽那麼多人的內心秘密?
  家裡是個眾多出租車司機聚集的車行,自幼在這樣環境裡長大的蘇大全,從小就對開車有興趣,當同齡的青少年還在無照騎摩托車的時候,他已經在無照開汽車了。對他來講,學校成績不好沒關係,但是如果開車開不好,或是考駕照不能一次過關,那這輩子就沒人瞧得起了。
  原本只要愛車不要美人的他,突然遇到一件中情的愛人,她是一位交通警察,為了吸引她的注意,從此蘇大全違規駕駛,罰單成堆,最後終於贏得美人的芳心!

星期二, 8月 21, 2007

Were not we

  記得某一年,跑去高山劇場看黑鳥樂隊的演唱會,中途莫昭如捧著一個布製大人形公仔(?)從後面跑出來,真是給嚇了一跳,不過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當郭達年帶領黑鳥唱「Were not we」。
  已不記得台上有多少人,也許是四個,顯得有點孤寂與冷清(相對於加入莫昭如和狂是漢等人),結他的變奏好像出了少許問題,不過幸好仍能將這首歌唱完。
  未必會喜歡太嘈吵的搖滾樂,也不懂甚麼是藍調,對音樂就是一竅不通。所以會喜歡,可能是音樂動聽,也可能是受歌詞所牽引,有時候也不知道是甚麼原因,當聽到「為何我們的身心日漸衰老」時,就喜歡了「Were not we」。

Were not we 郭達年(黑鳥)
  寫「我們不是……麼?」的時候,大概是十七歲,那時候對歌的創作,有一種迷戀。這首歌正是要隨戴倫的步伐而寫的。當然我永遠走不近他,但十多年之後,這首歌於我仍然堅實,雖然我不再祗在問問題,而學會了怎樣去面對它,奮應它……

  「於是你知道在生命裏,存在著不少可怕殘酷的事和個人的悲劇,而每天我讀到這些新聞,我知道他們的經歷的苦楚……」
  「當不少人在其他地方面對饑餓,百分之九十在美國出產的穀物,均用作飼養動物,好讓我們可以吃肉,結果,我們養豬還要比一些第三世界養人要好……」
  「離開火星之後呢,就飛近一啲啲啦,就到人類嘅家鄉地球咯。地球呢又有海、又有陸地、又有動物呢,好靚㗎……」

Were not we having loved ones?
Though only once in a while.
Were not we having food for our moths?
Though it's not enough
Were not we having a place to live in?
It squeezes and stinks
Were not we always better than, somebody else?

Were not we running into troubles,
Every once in a while.
Were not we having rears in our eyes,
Through the passing of time?
Were not we down and out and lonely,
Living in sorrow and pain.
Were not we always poorer than somebody else?

But who could have told,
Why our body and our heart grow old?
And who could have spoken,
with the wisdom for eternity?

Were not we having public service,
Only not that good.
Were not we having parents who care about us,
Though we say they misunderstood.
Were not we having our own children,
Who live in their own special way?
Were not we always better than, somebody else?

Were not we having conspiracies, in our society?
Were not we having tragedies, of broken families?
Were not we having killing diseases,
That rain our body and mind.
Were not we always poorer than, somebody else?

我們不是偶爾也遇到相愛的人
我們不是也有食物,縱然不夠
我們不是也有居所,縱然狹臭
我們不是也比某些人好?
我們不是經常面臨疑難
我們不是在歲月中偶爾垂淚
我們不是失落孤單生活在悲苦中
我們不是也比某些人糟
但誰可以釋說為何我們的身心日漸衰老
而誰又能以恆久的智慧說話

我們不是也有公共服務
縱使它們不好
我們不是也有關切的父母
縱然他們不太明白
我們不是也有自己的子女
以其自我的方式生活
我們不是總比某些人好?
我們的社會不是充滿欺詐麼
我們的家庭不是充滿悲劇的結果
我們不是面對那不明的苦疾
將我們身心殘奪
我們不是總比某些人糟?

星期四, 8月 16, 2007

黑鳥樂隊

  偶爾看報章,介紹黑鳥樂隊。記得某一天,弟弟放學回家,拿著盒《宣言》錄音帶,說是由黑鳥樂隊所出版,附一本「宣言」的刊物。
  早幾個月前已知道黑鳥樂隊出版了一套七碟裝的《黑鳥全集》,但是幾次往佐敦道附近購買亦買不到,亦不知那間琴行在哪裏。
  如今,《國際歌》的演奏版間中亦會拿來聽聽,翻錄的錄音帶也播至失了真,不過失了真正正顯示出歲月留聲。

黑鳥 轉化中的覺醒
文:陳智德(摘自《明報》2007年8月16日)

  二○○七年春,黑鳥樂隊把一九八四年以來自資出版的音樂盒帶,包括《東方紅》、《宣言》、《民眾擁有力量》,以迄九九年最後巡迴演出的紀錄《黑夜驪歌》重新製作為七碟裝的《黑鳥全集》。七月份,再把九十年初的《黑鳥通訊》部分文獻結集,出版了《在黑夜的死寂中歌唱》一書。聽黑鳥時而憤怒抵抗、時而頹廢鬱結的歌曲,喚起八十年代多元的樂隊文化,音樂信息中的自主、反抗和掙扎,不獨是八十年代的記憶,也許更多地指向今天。
  陳冠中在《事後:本土文化誌》回顧七十年代的《七○年代雙周刊》、《號外》和《文化新潮》,還有八十年代的新浪潮電影、前衛劇場、平面設計、時裝、流行曲和電視文化,強調當中追求前衛又帶一點優雅的都市趣味;那確然是個文化多元共生的年代,而透過黑鳥歌曲及《在黑夜的死寂中歌唱》一書的文字紀錄,還可以補充八十年代同樣多元的音樂文化。
  當時市面上可以同時找到多份音樂刊物,包括有《結他雜誌》、《音樂一周》、《年青人周報》、《助聽器》、Top、《音樂通信》等等,樂評人Sam Jor、Blondie、郭達年、馮禮慈、袁智聰等人,對歐美各種音樂潮流每多評介,部分相當硬朗嚴整,八十年代香港樂界的多元局面實由樂評人與樂手共同締造,由此在香港本土湧現眾多流行、搖滾、民謠、電子、重金屬、歌德、崩樂、爵士等不同類型音樂組合,從現身高山劇場的「地下」音樂會至走進商業唱片市場都有,然而黑鳥大概不屬於任何一種,他們重視音樂或搖滾的信息,多於技巧,不提供休閒動聽或強勁發泄的消費感覺,不消費也反對被消費,以音樂回應政治但不全然為狹義的政治,更強調帶動覺醒,此所以他們不願被標籤為「地下」。
強調覺醒:不願被標籤為「地下」
  由八四至八九年,黑鳥出版《東方紅》、《宣言》、《活此一生》和《民眾擁有力量》等盒帶,大概是他們的全盛時期,樂曲信息明確而多具反建制意義,包括洞悉選舉假象的《冷屍掘路》、關注工人階級的《發火》、聲援在香港和中國因爭取公義而受壓迫人士的《給獄中的人》、反核同時又特別聲援當年反興建大亞灣核電廠運動的《核塵灰》、談論從六十至八十年代對抗爭運動的承傳的《公開的邀請》,以至用富於民間音樂傳統的廣東南音,唱述由鴉片戰爭至過渡時期歷史故事的《香港史話》,黑鳥或郭達年真正建立了他們所說的自主和拒絕支配的聲音。
  黑鳥的音樂包括了藍調、搖滾、民謠以至廣東南音的類型,這也是他們有異於同時代其他樂隊的原因,難以籠統歸類,但或可說他們是一種「信息主導」的音樂,以樂隊音樂形式表達觀念,散播覺醒的信息,以至到後來在九○年創辦《黑鳥通訊》,標示「音樂/文化/生活政治」,同樣以低成本方式印製,陸續出版了七期,有樂評、書信、活動消息,也有詩歌和文化評論,譯介外地樂評,轉載台灣劇場工作者鍾喬評介菲律賓的民眾音樂,實把盒帶時期的信息進一步擴展。酒醉版的《國際歌》
  黑鳥雖強調信息,其音樂本身也不簡化粗糙,收錄在《宣言》的純音樂Internationale,仿照Jimi Hendrix一九六九年在胡士托音樂節變奏美國國歌的彈法,改編成酒醉版的《國際歌》,跌盪而抑壓的演繹,在頹敝和消沉中顯出更大的抵抗和叛逆;這演奏固然需要一定的電結他技術,要達到Jimi Hendrix樂風效果的話還須改變正常的結他調弦以及在聲效器運用上加以調校,但更需要奏者本身敏銳的洞察和感知能力,以此運用於對《國際歌》的變奏所達至的境界,迄今未見來者。在八九年的《民眾擁有力量》盒帶中,黑鳥以眾唱形式再錄製《國際歌》,在起首插入當時天安門廣場上的真實錄音而更見震撼,其力量或只有九十年代初中國內地的唐朝樂隊版本《國際歌》可堪比。在較靜態的藍調音樂中,《宣言》專輯中另有一首Last Thoughts of 83,由郭達年彈藍調結他,蕪露(亦即今天講故事的雄仔叔叔)以英語讀出由觀看電影《單車失竊記》後所寫的詩,並到中環天星碼頭外實地錄音,以真實、虛無、鬱結而覺醒的詩歌與藍調,對應一九八三年底璀璨燈飾下的香港都市。
八十年代樂隊:自主的抵抗
  音樂如何帶動覺醒?在《核塵灰》所談論的反核,其實當時達明一派也有一曲《大亞灣之戀》,其他流行樂隊如Raidas、Beyond、太極亦有不同的社會關注點,我想,黑鳥所強調的政治覺醒其實並不孤立,從這角度看,黑鳥的音樂仍是一種搖滾,具省察力的搖滾本就散播理想和願景,除了抗爭和憤怒,搖滾者所追尋的理念世界仍在不同的時空裏承傳,由John Lennon的Imagine、Power to the People,Patti Smith的People have the Power,至黑鳥談論跨越國界的《宣言》實一脈相承,九十年代AMK的《二○九四年》也承接再演化這信息。
  當然政治覺醒除了黑鳥的信息形態,八十年代香港的獨立樂隊亦以音樂形態提出過,記得一次在港府剛通過修訂公安條例,規定在公眾場所禁用大聲公,一隊玩工業噪音的朋友,在高山劇場的音樂會上刻意運用大聲公向咪高峰半喊半唱,再於台上燒焊鐵筒,未幾以違反高山的安全條例而被中止演出,但他們以挑戰臨界點及抗命的形式,已成功展示出鎮壓異見的形態,突顯條例的荒謬性。
  八十年代樂隊文化的豐富除了不同聲音,也包括其表現形態也多元,關注面闊,由勞工剝削、性別歧視、香港與中國的政治、國際局勢、文化環境都有,不限於基層或工人問題。在更廣闊的藝術層面中,黑鳥和香港八十年代的樂隊文化不只是音樂,也是自主的抵抗。社會的不公義和荒謬總會在反面構成對其抵抗的召喚,然而語言信息本身的傳播力或者不足,透過音樂、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的轉化和提煉,經過活化的信息在不同時代總會催生新的覺醒。

星期三, 8月 15, 2007

吳哥窟寶塔

  英國《國家科學院院刊》最新一期發表了歷來最詳盡的中世紀吳哥市地圖,本地報章立刻大做文章,好像發現甚麼新大陸,還要拿來和香港作比較,真是有點不倫不類。
  早於元朝,周達觀著有《真臘風土記》已介紹吳哥這地方,這本書並有法文、德文及英文譯本,可知外國對吳哥之重視。
  這照片展示的是吳哥窟最高寶塔,象徵印度神話中位於世界中心的須彌山。用的攝影機正是Canon AE-1,鏡頭是50mm。照片經掃描器掃描,仍可清晰見到石上的雕刻。

星期二, 8月 14, 2007

慳D

  經常在報章、雜誌、電台、電視甚至電影中教導我們如何對待地球,免令她再次受到嚴重的傷害。這事情實確實令人感到心痛。
  雖然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關注,但個人而言,仍對環保這問題較為關注。
  記得小時候身邊的同學們每位都會自備一條手帕,以前確實沒有甚麼紙巾這回事的。同學們還常常互相羨慕對方的手帕有多漂亮,直至現在手帕依然常陪伴著我的手袋,現今的人們見你用手帕,就像感覺你是個怪人一樣,其實有甚麼稀奇,在我眼中用紙巾的才是怪物呢!
  所以,每次朋友到外地旅遊,我也建議他們以手帕作為我的手信,既實用又富有當地特色,而且體積很小方便攜帶。雖然朋友們常抱怨手帕現在已很難找到了,但畢竟他們仍花上心機替我找上手帕呢!
  以前,老人家們經常掛在口邊叫青年人節省甚麼甚麼……,除了節省金錢外,還叫我們漱口、洗澡時不要「水長流」,電燈適當時要關上等等,這些以前看上認為是「老套」的事情,在今天已有了一個新名詞代替「環保」。以前看上是所為「小家子」的事情,現在又成了「環保」。
  其實這些「環保」行動,在世世代代已經努力進行之,到了將來,現在年輕的一代又變成老年人了,他們又會否向他們的後代傳授一些節省的方法呢?真的很希望這些行動能繼續延續下來。除了對自己是這樣,也同樣地對待地球上每一樣東西,他們也有共同擁有的權利。

星期一, 8月 13, 2007

兩岸

  閑來無聊,喜歡站在窗前,窗外並沒有甚麼美景,只是避風塘景色。左下方就是鴨脷洲碼頭,對岸便是香港仔,右上方是隧道口方向的碼頭,行人隧道就在巴士站前方。
  個多月前,圖中間偏下(船後掛黃色布與漁船之間)沉了一艘住家艇,於上星期才打撈起移往別處。當時正值上班時間,沒有留下任何照片,有點可惜。
  鴨脷洲碼頭吊橋剛完成了更換兩邊扶手工程,以前用鋁通,現時改用生鐵。由於碼頭每天乘客眾多,吊橋不勝負荷,木板呈現彎曲,除天雨路滑外,好天也感到吊橋的跳動,所以要更換扶手,並在橋下加上承托,將吊橋拉直。
  仍有有很多老人家使用街渡,碼頭改善工程對乘客安全有幫助,但是始終覺得隧道方向的碼頭有點危險,因為那裏只有樓梯級,有時候船家並不能將舢舨準確停在適用高度和樓梯平排,好讓乘客上下船;另一個原因就是有些乘各很心急,未待乘客上岸,就要趕著落船。
  另一奇景,就是右下方的空地了。荒廢十年,休憩地方落成遙遙無期,雜草叢生,想起的是小時候讀的一篇課文《荒蕪了的花園》。

星期日, 8月 12, 2007

我家的小碼頭

從家中窗外拍攝,鴨脷洲街渡碼頭。

  早前Gaelgaelman講碼頭,幾乎將全香港的碼頭都包括在內,其中一個碼頭,就在我家附近。
  家住在鴨脷洲,鴨脷洲位於香港島西南面,面積1.32平方公里,與香港仔相隔一個小海灣,全島人口約有九萬二千人,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六萬八千二百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入了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
  現時鴨脷洲雖有行車天橋連接黃竹坑,但是在發展初期,居民主要乘搭街渡往來香港仔。而現時鴨脷洲大街一帶,人口約有一萬一千多人,亦由於地理原因,大街對外的通道——利枝道——是一條又窄又斜的道路,居民一是乘搭專線小巴外出,一是步行至鴨脷洲橋道乘搭巴士。正因為這個原因,大部分居民如果要往香港仔方向,仍然會選擇乘搭街渡。
  不要小覷這只是來往香港仔至鴨脷洲的幾隻舢舨,這是除了新世界渡輪、天星小輪之外的第三間渡輪公司,相信亦是如今最能賺錢的專營小輪公司。在鴨脷洲這邊,有兩條航線,一條是往珍寶碼頭,另一條則是往隧道方向。珍寶碼頭比較容易理解,原因是那裏有船接載顧客來往珍寶海鮮舫。但是另一邊寫著隧道方向,真的是往香港仔隧道的嗎?
  第一次在鴨脷洲乘搭時確是有點不明白,站在碼頭上考慮了一會,相信往隧道方向會較方便,因為是往香港仔隧道嗎,於是便上船。航程卻比往珍寶碼頭方向來得要短,雖然是向著香港仔隧道方向,但是怎麼可能會稱為「隧道方向」呢?當步上公眾碼頭的樓梯,向前少許,正正就看見有一條行人隧道。

左邊是往珍寶碼頭方向,而右邊是往隧道方向。

  街渡往來航程約五分鐘,每程收費一元八角,比專線小巴廉宜,加上班次亦算頻密,穿梭於香港仔避風塘之間,晴朗時藍天白雲,休魚期時,泊得滿滿的漁船,還有麻鷹白鷺,高樓大廈中保留著漁村景致,每天經過可能沒有細心欣賞,但是閑來路過,可別有一番情懷——碼頭就在我家的外面。

星期六, 8月 11, 2007

「某年今日」

  資訊超級大爆炸,每日看報上網,看見有用的資料就想留下作紀錄。以前有剪報的習慣,現在也不知如何處理剪下來的報紙。幸好有了「博」,除了寫寫無聊的事情,另一作用就是作「網上資料庫」。一於不厭其煩,以前是剪報,如今是打字,有時間還可找張照片配合內容。

1972年8月2日 紅磡海底隧道通車
  香港海底隧道(Cross-Harbour Tunnel)是香港首條過海行車隧道,耗資3.2億港元,由1969年9月1日動工,至1972年8月2日通車,全長1.86公里,設有14個收費亭。
  除了紅隧,香港地還有東隧、西隧等過海隧道,但由於收費過高,加上紅隧毗鄰是火車站,疏導了東鐵轉隧道巴過海的人潮,令紅隧塞車情況日趨嚴重。事實上,通車10年,紅隧流量已飽和,現時更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四線行車隧道之一,2005年便錄得平均每日行車量121,700架次。

1790年7月31日 美國首個專利面世
  大發明家愛迪生(Thomas Edison)將畢生奉獻給發明事業,他發明的照相機及燈炮普照千秋萬代,其一生共取得了1,903個專利。多得1790年4月美國華盛頓總統通過專利法例,否則愛迪生的心血定必付諸流水。
  1790年7月31日,Samuel Hopkins憑著草鹼(Potash)生產技術,取得美國首個專利。所謂專利權,是對發明授多的一種權利。而每個國家對專利的定義均不同,在美國,新發明是指提供新的做事方式或對某一問題提出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的產品或方法,必須符合創新、可用、可生產三大條件,保護期以二十年為限。未經專利擁有人同意,其他人不得對發明進行商業製造、使用、銷售及出入口等活動,而專利擁有人必須向公眾公開發明的絕密資料作為交換條件。同年在美國頒發的專利,還包括蠟燭製造技術及麵粉生產技術。

1991年6月25日 兩個國家宣布獨立
  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亞(Slovenija)及克羅地亞(Hrvatska)各自宣布獨立,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這次行動讓兩國跟由塞爾維亞人控制的南斯拉夫國民軍發生衝突。軍隊派出飛機,轟炸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都,最後斯洛文尼亞軍取勝。於是國民軍又進攻克羅地亞的城市如奧西耶克,最後在國際間的調停下,兩國也得到獨立,並同時於1992年5月22日加入聯合國,現在亦已加入歐盟為成員國。
  斯洛文尼亞的人口超過200萬,主要為斯洛維尼亞族人,主要信奉天主教。雖然天然資源不足,但工業生產基礎良好,故出口業佔整體國民經濟的一半以上,主要對象為歐盟國家。克羅地亞人口約為斯洛文尼亞的一倍,主要為克羅地亞族。它擁有一個保留歐洲中世紀建築較好的城市杜布爾夫尼克,是歐洲著名的度假及旅遊點。

1883年7月3日 卡夫卡出生
  要數二十世紀著名的德語小說家,不得不提卡夫卡。他常採用寓言體的奇詭寫作手法,被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為先驅。
  他在1883年7月3日出生於捷克布拉格,自幼好愛文學、戲劇,並於1912年一個晚上,通宵寫出了短篇作品《判決》。不過他的作品一直不多,生前共出版七本小說單行本及集子,死後好友布勞德違背他的遺言,替他整理遺稿,出版了三部長篇小說,以及書信、日記,並替他立傳,最出名的,是《變形記》。
  後世的批評家,常過於強調卡夫卡的陰暗面,忽視其明朗、風趣的一面。米蘭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一書中,就試圖糾正這點。布勞德在回憶時也指出,卡夫卡喜歡在友人面前朗讀自己的作品,讀到得意段落時,往往會忍俊不禁,自己大笑起來。

1972年5月15日 美國歸還沖繩島
  今日的沖繩島,風土民情跟本島有很大分別,日西文化的情調特別濃。
  1945年6月,美國攻佔沖繩島,就算在《舊金山和約》生效後,美國仍然在島上建軍事基地。沖繩島以及日本本島人民,由五十年代開始不斷爭取島權回歸日本,試過舉行長達一百天的海上、陸上示威遊行。1971年6月,雙方終於簽訂《沖繩歸還協定》,不過在協定生效日起的五年內,日本要向美國支付3.2億美元費用,作為接收部分美國設施、軍事基地工人退職金和拆除特種武器的費用。經過漫長的努力,1972年5月15日,日本人才如願以償。

摘自香港《經濟日報》

星期五, 8月 10, 2007

AE1

  1976年4月,錦囊(Canon)推出AE1相機。那好像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現時錦囊也改了名字,為了配合發展中國業務,早於多年以前,將中文名稱改為「佳能」。
  是「佳能」、是「錦囊」沒有意見,只不過還是喜歡叫自己的AE1為錦囊相機,原因之一是懷舊,另一就是好像帶著一個「錦囊」上路,「佳能」只是一個牌子。
  初出來工作不久,那時候沒有甚麼傻瓜相機,大部分都是單鏡反光機,徠卡(Leica)、祿來(Rollei)、藝康(Nikon)當然買不起,儲了不知多少個月的零用錢,對哪一部相機較好而又喜歡的,根本沒有概念,只是跟著同事走,聽著店員的介紹,結果從那天開始,就擁有Canon AE1直至現在。
(待續)

星期三, 8月 08, 2007

週年紀念

  2003年,香港發生SARS疫症,截至當年七月十一日,全港因SARS死亡的人數達到二百九十九人。
  2007年,北京正開始為奧運倒數一週年。
  究竟週年是何解?奧運要明年(2008年)才舉行,未曾發生的,何以會是週年?「倒數一週年」,每天數目在減少,至0天時,過去的一年已成了過去,但奧運今天才開始,那又如何「週年」?如果倒數可以稱為「週年」,那麼一切豈不是要向後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1949年成立的,那麼應該可以說成:公元0年,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千九百四十九週年。想來也有點荒謬。
  董建華的不濟,將香港優良的醫療系統一手破壞,也將香港這個本來可以稱為「國際城市」的地方,一手摧毀成一個中國華南的地方小城市,證明了外國人能,中國人不能;而中國人所謂的「能」,外國人則絕不會這樣做。
  中國人崇洋,因為中國這百多年積弱,積弱有很多原因,也有很多中國的「優良傳統」。
  董建華所代表的無能,只不過是他將中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在他開始頭痛下降至腳痛的同時,我們卻要另覓新路徑,找尋一條可以嘗試的新路向,「依時數碼」就在這一年——2003年8月6日成立,跌跌碰碰中,寥寥幾字,作為四週年紀念。

星期一, 8月 06, 2007

「某年今日」

  李純恩介紹,到上海必食「阿娘麵」。五月去上海時,因為起程前太怱怱,沒有找回已記下的資料,連地址等也沒有帶到上海,今趟李純恩在報章上再次介紹,在此記下「阿娘麵」的地址:思南路17號
  從地圖上找尋,應該在淮海路附近。
  星期日下午休息,清理舊報紙的同時,亦記下兩段「某年今日」,出自《經濟日報》。

1967年7月12日
  四十年前,香港曾發生一場暴動,死傷人數多達800多人。
  1967年5月,新蒲崗塑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工潮後來演變成暴動,警察開槍鎮壓,事件中有百多人被捕。
  5月19日,暴動蔓延至黃大仙和土瓜灣,暴徒放火燒車,當局派出大批英軍和防暴隊鎮壓,東九龍的宵禁提前至傍晚六時開始。幾日之後,中環亦成為戰區。隨後出現了公共服務罷工、學校罷課和聯合大罷市,市況混亂不堪。
  1967年7月12日,港英政府同時於港九實施宵禁,是暴動以來的首次。
  事件一直擾攘,直至十二月中,周恩來向香港左派下達直接命令,停止炸彈風潮,67暴動才告終結。事件中造成最少五十一人死亡,部分市民變賣財產離開香港,是為本港第一輪移民潮,市區樓房價格亦因此急劇下滑,造成經濟損失。

1927年7月24日
  這天是日本著名小說家芥川龍之介的八十歲忌辰。絕大多數人認識他的名字,是來自揭露社會醜陋現象的短篇小說《羅生門》。不過,在1914年發表該部小說的時候,芥川龍之介仍是寂寂無聞的文壇小輩,沒有受到文壇人士重視。直至1916年,日本名作家夏目漱石偶然在《新思潮》雜誌上看到一篇名為《鼻子》的連載小說,對芥川龍之介的文筆大為欣賞,並親自撰文點名稱讚,間接提攜這位未來的文壇新星。兩年後,芥川龍之介發表新作《地獄變》,通過畫師和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講述一個戰國時期的殘酷故事,反映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基層人民如何受盡邪惡的統治者的摧殘,受到當地文學界人士高度推崇。
  縱然個人才華洋溢,芥介龍之介一生卻被腸胃病、痔瘡、神經衰弱,以至長期失眠所困擾。1922年他發表小說《竹林中》,卻巧合地跟英國作家柯林斯的經典偵探故事《月亮寶石》的橋段與文章結構極其接近,受到外界指摘有抄襲成分。自此以後,芥川龍之介病情惡化,最終還踏上自殺之路。

星期日, 8月 05, 2007

聯合國懂個屁

  聯合國在用中文的時候,會不會去繁就簡用簡體字,引起很大的反響。
  其實首先應該澄清,所謂「繁體字」的稱法是不妥當的,「繁」是相對「簡」而言。但中國漢字二千年流傳下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這幾十年,才出現了所謂的簡體字。
  以傳統而論,簡體字既是變化而來,應稱「異體字」,而傳了二千年的漢字寫法是「正體字」。
  用「正體字」來證明身份,然後你再稱「繁體字」,那只是代表了書法的筆劃和程序,本無不妥,本來就應該如此寫,但不證明身份,而相對「簡體字」而稱「繁體字」,那有累贅之感,就授人「去繁就簡」的口實。
  「去繁就簡」並不一定是好事,中國發展到今時今日,人民的生活習慣簡陋將就,思想簡陋將就,做事簡陋將就,究其根源,就是文化上的簡陋將就;文化上的簡陋將就,始於文字上的簡陋將就,一個國家的人,連寫自己的文字都貪圖「多快好省」,這個國家的品質與品味,必將江河日下。
  我們反對簡體字,應該從這一點出發,要認清楚簡體字破壞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品質與品味。品質與品味乃傳世之物,好壞都傳,好的傳下去,愈傳愈好;壞的傳下去,愈傳愈壞。
  簡體字,就是後者。
  前兩年在一家出版機構做顧問,有個機構派來協助我工作的男人,三十多歲,最高資歷是做過一本飲食雜誌的總編輯,識字不多不要繁,有次竟跟我說他喜歡簡體字。
  我問為甚麼會喜歡簡體字,他煞有介事地回答:「我覺得簡體字好型,似日文。」
  結果我把他炒了魷魚。
  炒他不是嫌他識字少,而是品味差。
(摘自2007年8月1日《香港經濟日報》「天地良心」,作者李純恩。)

星期二, 7月 31, 2007

上網看文章

1908年蔡元培在德國柏林。

  黃毓民有本新書,書名是《無所不容而有所不為》,而「無所不容而有所不為」,是出自邵力子在蔡元培追悼會的特刊中,以「無所不容而有所不為」九個字形容蔡元培。
  黃毓民在此書自序中其中一段: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中,「學貫中西」的以嚴復(又陵)為第一人,他將西方近代典型的學術思想介紹到中國來,他翻譯穆勒(JohnStuartMill 1808-1873)《論自由》,把《論自由》譯作《群己權界論》,將英國的自由主義介紹到中國文化來,在「譯凡例」裏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話:
  須知言論自由,只是平實地說實話求真理,一不為古人所欺,二不為權勢所屈而已。使真理事實,雖出之讐敵,不可廢也。使理謬事誣,雖於君父,不可從也。此之謂自由。亞理斯多德嘗言,吾愛吾師柏拉圖,勝於餘物,然吾愛真理,勝於吾師。即此義耳。蓋世間一切法,惟至誠大公,可以建天地不悖,俟百世不惑,未有不重此而得為聖賢,亦未有背此而不敗者也。使中國民智民德而有進今之一時,則必自寶愛自由始。仁勇智術,忠孝節廉,亦皆根此而生,然後為有物。
  嚴復是在一九零三年翻譯《論自由》,他是在戊戌政變後避走天津,由於清廷迫害變法人物,剝奪言論自由,刺激了嚴復要翻譯這本英國自由主義經典作品。
  「使真理事實,雖出於讐敵,不可廢也。」真理和朋友毫不相干,真理是超越敵友的。所以,追求真理,很多時候必須有「以樹敵為樂,交友為苦」的心理準備。
  「無論事之善惡,必順我者為厚交,無論人之姦賢,以敬我者為君子。躡足附耳,自謂知心,接膝拍肩,濫許刎頸,大家同陷小人而不知,可哀也已。是故物相反者相成,見相左者相益。」明儒呂坤的「友道」,庶幾近矣!
  「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西方人有真理獨立於人事的傳統,中國人則把情感、友誼、名位、利害放在是非的前面。
  嚴復提倡「使真理事實,雖出之讐敵,不可廢也。使理謬事誣,雖以君父,不可從也」的道理,一百多年來,又有多少中國人聽得進去?
  另外,《信報》(2007年7月19日)中有一篇文章也談到黃毓民的新書,作者是余錦賢,內容提到:
  ……至於書名,更別具深意,「無所不容而有所不為」乃係國民黨元老邵力子致北大校長蔡元培的輓辭,以褒揚其仁者有容乃大、狷者有所不為的風骨(打趣補一筆,九十年前,北大文學院院長陳獨秀被人「踢爆」狎妓以至於弄傷她的下體,但蔡元培不以為意,繼續聘用這位中共老祖宗;事隔九十年,廣播處長朱培慶卻因猥瑣地躲在豔女背後而黯然提早退休。這是歷史的諷刺,還是時代的反喻?)。……
  對於黃毓民論政,一向都不大喜歡,只見他常青筋暴現;反而喜歡他講歷史,因為可能會有另一番見解。今年年初曾去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一行,找到了蔡元培墓地所在,原在蔡元培葬於香港也有一段故事:
  1940年3月3日,年邁的蔡元培於寓所失足跌倒,次日入養和醫院治療,因胃部出血過多,終於3月5日病逝,享年73歲(1868-1940)。遺體於7日下午在灣仔摩利臣山道福祿壽殯儀館入殮。10日,蔡元培舉殯,香港各學校及商號均下半旗誌哀。靈柩由禮頓道經加路連山道入南華體育場公祭,參加之學校及社團共萬餘人,極盡榮哀。其後靈車經波斯富街、軒尼詩道、皇后大道駛至薄扶林摩星嶺道東華義莊,沿途圍觀者甚眾,中國電影協會更將這些片段攝製成新聞片,於12日在中央戲院公映。
  蔡元培靈柩初移厝於東華義莊月字七號殯房,以待運回故鄉浙江紹興安葬,但因戰事迭起,未能成行,遂移葬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從此,這位「五四元老、新文化的褓母」就長眠於香江。
  蔡墓位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只要越過上山的斜坡,至「同登僊界」的石牌坊,再向右行至「四望亭」,然後向山丘望去,在不遠處「資」字號地段即可見「蔡孑民先生之墓」。昔日蔡墓只有由葉恭綽刻書的「蔡孑民先生之墓」七個紅字的小白石碑,今天所見的墓碑和「蔡孑民先生墓表」是1978年由北京大學同學會重修的。
  有感於皇后碼頭所謂清場在即,做新聞的只懂看熱鬧的心態。閒來無聊,在網上找來這些文字。爭取的不是不拆碼頭,而是還有的一點自由!

星期一, 7月 30, 2007

哈辛二世清真寺

哈辛二世清真寺(拍攝當日陰天,有微雨。)

  去年往摩洛哥旅行,行程最後一天,來到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卡薩布蘭加是摩洛哥西部的一座城市,面向大西洋,摩洛哥獨立之後改稱達爾貝達,「Casa Branca」(卡薩布蘭卡)本身是法語,意思是「白色的屋子」。至於達爾貝達這個譯名從何而來不得而知,人們仍然習慣稱之為卡薩布蘭卡。
  卡薩布蘭加在摩洛哥獨立後改稱達爾貝達,這只是資料來源(維基百科)如此說,至於何以會改名稱,資料沒有說明。亦曾上網尋找也不得要領,中國大陸網站兩個名稱也有用,至於台灣則多稱卡薩布蘭加,看來改為達爾貝達,多是由阿拉伯文經中國大陸翻譯而成。管他呢,我們仍沿用大部分人都熟悉的名字——卡薩布蘭加。
  卡薩布蘭加位於大西洋岸邊,是摩洛哥最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亦是工業中心,人口約295萬。1980年,摩洛哥國王哈辛二世為慶祝六十歲壽辰,宣布建造一座「穆斯林世界西邊最遠處的清真寺」,於是在卡薩布蘭加以南之海上興建一座僅次於聖城麥加禁寺的世界最大清真寺。該寺於1987年8月動工,1993年8月才竣工。
  哈辛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目前為止是世界第二大清真寺,寺內能容納二萬五千人禮拜,寺外另可容八萬人,其尖塔高二百一十米,是全球最高的清真等尖塔。雖然哈辛二世清真寺是由一位法國建築師(Michel Pinseau)所設計,但建築特色卻是地道的摩洛哥傳統。該寺亦包括不少現代化設施,如鈦金屬大門(防鏽蝕)、可以加熱的地板、能夠滑動的天花(採光設計)及一支雷射燈(參觀時不知安裝在哪裏,可能是指自動升降水晶吊燈)。清真寺樓高三層,以大理石建成,外牆原本是白色的。
  據香港建築師學會黃德明建築師介紹:
  假如沒有哈辛二世清真寺,摩洛哥名城Casablanca對遊客的吸引力可能大減。該寺建於一九九三年,是全球第二大清真寺(僅次於聖城麥加)。整項工程動用六千名傳統工匠,花上五年多時間和四百八十億港元去完成,用料和設備都極為講究,當中包括不少高科技元素,有可以自動開關的屋頂、具有加熱功能的大理石地板和可自動升降的水晶吊燈。可惜寺內足以容納千人同時共浴的土耳其大浴場,自一九九八年至今還未曾開放過給信眾使用。
  建築師就只懂從建築物外觀入手,其他的又怎可一概不顧?
  參觀當日是在早上,遊人並不算太多,連當地人也不多,寺內雖有人祈禱,但人數也很少,顯得相當冷清。為何會如此呢?據導遊介紹,這座哈辛二世清真寺雖然是世界第二大,用料及科技亦先進,但並不受當地人民歡迎。首先,這座巨物建築在海邊,全由大理石建造,加上各種設備,岸邊的地基根本不能承受整座建築物的重量,因而出現沉降,而且是不平均的沉降。第二,這些所謂「世紀工程」,多是浮誇之作,要花超過六十億美元建一座清真寺,除不分高低的官員中飽私囊外,亦要向本已是並不富裕的人民認捐,主要是為當時國王哈辛二世歌功頌德,況且「美倫美奐」的清真寺,又怎會是平民百姓聚會的地方。結果是當清真寺建成後,人民的態度是口不能反對,但行動則有所表示,不去這座世界第二大大的清真寺祈禱,也不去這座「奇蹟」參觀。這正正回應了黃德明建築師所述,為何可以容納千人的的土耳其大浴場沒有開放的原因。